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壇經》探釋
作者 李潤生
出版者志蓮淨苑文化部及夜書院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頓悟=Immediate Enlightenment=Immediate Understanding; 敦煌寫本=敦煌遺書=敦煌卷子=敦煌文獻=The manuscripts of Dunhuang=Documents from Dunhuang;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修持; 初期佛教=早期佛教=根本佛教=原始佛教=Primitive Buddhism=Early Buddhism; 念佛三昧=般舟三昧=一行三昧=一相三昧=常坐三昧=Ekavyuha-Samadhi; 佛教; 佛性=Buddhahood=Buddha-gotra=Buddha Nature=Buddha-dhatu; 佛; 自性=Svabhava; 如來藏=Tathagata-garbha=Tathagatagarbha ; 公案=語錄=Koan; 六祖壇經=壇經=The Sixth Patriarch's Sutra=Manda-sutra; 中觀; 三寶=The Three Jewels; 三摩地=三昧=Samadhi
摘要《六祖壇經》雖非釋尊所說,卻被尊稱為「經」,成為現代知識分子最愛研習、影響最深、流通最廣的佛典,實在值得我們去解讀採究。自胡適發現敦煌寫本及整理《神會語錄》後,有關《壇經》作者與版本問題引起學人的研究與激烈的諍論。其實對《壇經》如何繼承根本佛教的精神?如何吸納般若中觀及如來藏佛性思想,乃至唯識法相的理論?如何與中土儒、道思潮的融通,激發而成南禪不立文字、直指人心、頓悟成佛的教外別傳之獨特修持的禪法?此等問題更值得我們去探索,去研釋。故講者希望通過課程上半部,作《六祖壇經》的選擇,針對上述有關問題,獲致信而有徵的清晰如實的解答。課程上半部講者經已選講其中首章〈行由品〉,通過經義的疏解與資料的引證,澄清了《壇經》作者與版本的問題,疏導了《壇經》如何繼承佛家如來藏與般若中觀的思想,會通了中國儒、道的本土精神。今年再作《壇經解讀》,選釋「般若」、「定慧」、「坐禪」、「頓漸」、「機琢」諸品,直接探索《壇經》如來禪與祖師禪的基本禪法,徹底理解是能與《壇經》的「萬法不離自性」、「定慧一體」、「一行三昧」、「自性三寶」、「唯心淨本」、「煩惱即菩提」,以及「無念為宗」、「無相為體」、「無住為本」的「一悟便至佛地」之「頓悟成佛」法門,並探究此法門背後的思想源泉,會證其與如來藏、般若、唯識、儒家、道家之思想理論的關係。
年份:2003年
堂數:共30講
點閱次數813
建檔日期2008.04.1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5828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