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及其現代意義=Buddhist Culture of the Four Great Buddhist Mountains and Its Modern Meaning
作者
李桂紅
出版日期 2003.10.06
頁次 6 - 132
出版者 四川大學=Sichuan University
出版者網址
http://www.scu.edu.cn/scu2006/Default.htm
出版地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 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 博士
校院名稱 四川大學
系所名稱 宗教學
指導教授 陳兵
畢業年度 2003
關鍵詞 普陀山=Putuo mountain; 五臺山=Wutai mountain; 峨眉山=Emei mountain; 九華山=Jiuhua mountain; 四大名山=the four great Buddhist mountains; 佛教文化=buddhist culture; 觀音菩薩=Guanyin Bodhisattva; 文殊菩薩=Wenshu Bodhisattva; 普賢菩薩=Puxian Bodhisattva; 地藏菩薩=Dizang Bodhisattva; 現代意義=mordern meaning; 文學=literature; 旅遊=tourism; 高僧=famous monk; 中外文化交流=culture exchange betwee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摘要 “海天佛國”浙江普陀山,“清涼世界”山西五臺山,“西南佛國”四川峨眉山,“蓮花佛國”安徽九華山,共稱中國佛教四大名山。這四座佛教名山都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源遠流長、豐富多彩的佛教文化。本論文依據大量有關資料和作者在四大名山的實地考察,主要研究了普陀山、五臺山、峨眉山、九華山分別被尊為觀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地藏菩薩應化聖地的緣由;四大名山佛教文化發展歷程,歷史上的高僧及主要修行法門,帝王及信眾的護持;四大名山佛教寺塔建筑、詩書聯額、雕塑、繪畫、法器、音樂、武術、三教關系;四大名山具有濃厚佛教特色的地方風物等。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在現代社會具有許多重要的意義。本論文主要探討研究了四大名山佛教文學所體現的佛教慈悲利他思想對當代文學發展的啟示;四大名山佛教文化旅游對現代佛教文化旅游發展的啟示;四大名山歷史上的高僧在現代佛教界作為楷模典範的意義;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在現代中外... Putuo mountain in Zhejiang province, Wutai mountain in Shanxi province, Emei mountain in Sichuan province, Jiuhua mountain in Anhui province, are called together the four great Buddhist mountains in China. They all have long history, rich and varied Buddhist Culture. They also have very high prestige in the world. This dissertation bases on a lot of data and my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in the four great Buddhist mountains. The main contents of this dissertation are the reasons why Putuo mountain, Wu...
目次 前言 第一章 普陀山佛教文化 第一節 海天佛國 觀音道場 第二節 源遠流長 佛法隆盛 第三節 行解相應 凈土為歸 第四節 帝王敕賜 十方來朝 第五節 寺塔建築 典雅精巧 第六節 詩書聯額 佛蘊深遠 第七節 物華天寶 人間福地 第二章 五臺山佛教文化 第一節 清涼世界 文殊道場 第二節 源遠流長 佛法隆盛 第三節 崇奉華嚴 諸宗競秀 第四節 帝王敕賜 十方來朝 第五節 寺塔建筑 莊嚴典雅 第六節 清音梵唄 古今傳唱 第七節 詩書聯額 佛蘊深遠 第八節 靈山聖地 風光獨秀 第三章 峨眉山佛教文化 第一節 西南佛國 普賢道場 第二節 源遠流長 佛法隆盛 第三節 崇奉華嚴 禪凈雙修 第四節 帝王敕賜 十方來朝 第五節 寺塔建筑 古樸典雅 第六節 詩書聯額 佛蘊深遠 第七節 武術梵唄 異彩紛呈 第八節 洞天福地 佛道共存 第九節 鐘靈毓秀 冠甲天下 第四章 九華山佛教文化 第一節 蓮花佛國 地藏道場 第二節 源遠流長 佛法隆盛 第三節 帝王敕賜 十方來朝 第四節 寺塔建築 莊嚴古樸 第五節 詩書聯額 佛蘊深遠 第六節 仙城佛國 三教共存 第七節 天地鐘靈 人間佛地 第五章 四大名山佛教文化的現代意義 第一節 四大名山佛教文學所體現的佛教慈悲利他思想對當代文學發展的啟示 第二節 四大名山佛教文化旅游對現代佛教文化旅游發展的啟示 第三節 四大名山歷史上的高僧在現代佛教界仍堪稱為佛教信眾尊崇學習的楷模典範 第四節 四大名山佛教文化在現代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意義 結語 主要參考書目
點閱次數 934
建檔日期 2008.05.16
更新日期 2015.06.0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