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自相與現量=Sva-laksana and Pratyaksa-pramana
作者 張愛林
出版日期2008
頁次4 - 176
出版者中國人民大學=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出版者網址 http://www.ruc.edu.cn/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中國人民大學
指導教授溫金玉
畢業年度2008
關鍵詞因明=Yinming; 自相=Sva-laksana; 現量=Pratyaksa-pramana
摘要自相與現量是佛教因明學中相互關聯的兩個重要概念。佛教把一切存在稱為法,法的基本涵義是“軌生物解,任持自性”,亦即軌范生物,令心生解;任持自體,以別于他物。佛教把對諸法的認知稱為量,心為能量,境為所量,能量之心對所量之境所產生認識的結果為量果,諸法與量的關系猶如存在與思維關系,或者說對象與認識的關系。佛教因明學認為,諸法之相從所量的角度看只有兩種相,即自相與共相。自相是諸法的自體之相,共相是諸法的共通之相。法的概念中的“軌生物解”,謂有一定軌范,令心生物想,此即共相;“任持自性”,謂攝持自體而不散,以別于他物,此即自相。緣自相之有境心為現量,譬如眼識緣“青色”之自體;緣共相之有境心為比量,譬如意識協同眼識緣“色”等類相。所量只有此二種境,因此緣境之量只能有兩種根本的量,即現量和比量。在佛教因明學中,不是所有的認識都是量,量為非錯亂的、新證的、無欺的正智,錯亂的、或非新證的、或虛假的認識不能稱為量,或稱為非量。藏傳佛教因明學把一切認知從正知與非正知方面分為量識和非量識,又從有無分別方面分為現識和非現識。量識即現比二量,現比之外為非量。無分別的直接認知為現識,現識包括現量識和非現量識。...
Sva-laksana and Pratyaksa-pramana are two important cross-correlative concepts in Buddhist Inming. Buddhism calls all Beings Dharma, Dharma’s basic implication is that“the law can produce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things, and svabhara can be preserved and supported.”That is to say certain law can cause the human to produce understanding about a thing. The thing keep its svabhara which distinguishes with others. Buddhism calls the understanding about all dharmas Pramana. The mind is active Pramana, and t...

目次摘要
第1章 緒論
1.1 法的自相與共相
1.2 量與現量
1.3 該方向的研究狀況與成果
1.3.1 有關法相與因明經典的傳譯
1.3.2 有關法相和因明的研究現狀
1.4 研究方法及創新問題
1.4.1 面對事相本身
1.4.2 以經典為根據
1.4.3 歷史與邏輯相統一的方法
1.4.4 辯證的方法
1.4.5 中西比較的方法
1.4.6 主要創新處和特點
第2章 關于法的解析
2.1 “法”的外延:涵蓋一切存在
2.2 法的內涵:軌生物解,任持自性
2.3 法的分類:“道”法與一切法
2.3.1 “道”法
2.3.2 一切法:存在
2.4 法的觀念化與客體化
2.5 法的內在目的性——回歸自身的“一”
第3章 自相與共相
3.1 關于自相的若干分析
3.1.1 一切法自相
3.1.2 世間法自相
3.1.3 定境自相
3.1.4 識自相
3.1.5 煩惱自相
3.1.6 勝義自相
3.1.7 自相有法
3.2 共相及其與自相的關系
3.2.1 共相與共相有法
3.2.2 從共相到自相的回歸
3.2.3 自相與共相密不可分
3.2.4 概念與自共相的關系
第4章 認知與對象
4.1 對象性狀與感知的關聯
4.1.1 對象在認知中的生成——通過康德認識論的一種考察
4.1.2 色根功能的難題
4.1.3 認知的主體差異
4.1.4 存在的本義與存在論
4.1.5 境的問題
4.2 實體問題
4.2.1 西方哲學中關于實體的若干探討
4.2.2 佛教關于實體說的分析和破斥
4.2.3 佛教十八空對實體的破斥
第5章 現量
5.1 真實量——現量和比量
5.2 古印度六師的現量觀
5.3 佛教現量觀的兩個層面
5.4 關于現量概念的界定
5.4.1 《瑜伽師地論》論構成現量的三個條件
5.4.2 現量的無分別性
5.4.3 “分別”與“正智”
5.4.4 說量果
5.4.5 藏傳佛教因明的現量觀
5.4.6 永明延壽的現量觀
5.5 陳那關于現量異執的破斥
5.6 似現量
第6章 現量的類別
6.1 彌勒菩薩對現量的四種分類
6.2 陳那對現量的分類
6.3 法稱對現量的分類
6.4 藏傳佛教因明對現量的分類
第7章 比量中的現象
7.1 比量與邏輯中的“相”
7.1.1 共相有法與“五比量”中的現象
7.1.2 西方哲學語境中的“Logos”與共相的關聯
7.2 比量的因三相
7.3 三種正因
第8章 總結
參考文獻
后記
點閱次數689
建檔日期2008.09.09
更新日期2015.07.1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66198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