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空有相資 真俗並用 -- 明代「開國文臣之首」宋濂佛學思想述論
作者 任宜敏
出處題名 浙江學刊=Zhejiang Academic Journal
卷期n.4
出版日期2006
頁次39 - 46
出版者浙江省社會科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www.zjss.com.cn
出版地杭州, 中國 [Hangzho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宋濂; 輔治國政; 金湯正法; 表真階妙; 啟人敬信; 儒釋不二
摘要釋迦文佛於靈山會上拈花微笑、開闢禪門,付囑摩訶迦葉。複以末代澆浮,付囑國王大臣和有力檀那金湯正法,既以此勉勵國王大臣及有力檀那本人融通大道、勤修十善、共正人心,而不致於善根退失、福盡淪墜;亦為令正法久住、綿綿流布,而致邪僻不興、昏囂難張。嗣後數千年,凡有佛法流布之域,均不乏明君賢臣和篤信檀越遞相欽奉,各各發心,摧邪顯正,衛法輔教,利益眾生。佛教東流以降,廣緝經像、大啟伽藍、崇向擁樹、傾心外護、啟人敬信、不忘付囑之輔教者(包括歷代帝王公侯),更是不可勝計;致使沙門釋子,得以繼世傳持、流通慧命、濟拔蒼生、仰助國風。有明一代,士大夫多焚膏繼晷、奔競虛名;仕路成名後,複被功名汩慮、遭富貴蕩心;勢望雖炙手可熱,內心卻皇皇汲汲、自甘流浪。不過,灼見聰明不能敵業、富貴難免輪回之理,進而改往修來、遷善遠罪、自歇狂情、導民善世者,亦不在少數。“開國文臣之首”宋濂,首宗儒典,探義理之精奧;次慕真乘,蕩名相之粗跡;複藉禪定內觀,勝淨明心,脫卑濁而極高明,終致學貫儒佛,於世出世間法周流無滯。進而密資難報之恩,襄助無為之化。被征金陵後,力勸朱元璋不可嗜殺;後以儒英禪擘身份承事左右常備顧問,數數稱述帝王之道,以佛陀教法幽贊王綱,對朱元璋影響至深。於製作裁定有明一代禮樂典制過程中,又力主匡世道在正人心:人心正,則群情一、眾志定;群情一、眾志定,然後可言太平之治。而欲正人心,則必以“真乘法印,與儒典並用”為上上策。面對以孟子拒楊墨自比,放縱無明業識、造端倡始、搖唇鼓舌、聾瞽學者背覺合塵、專以斥佛為能之輩,宋濂往往勁正論議,誠實引證,詳備鋪陳,釋疑摧謗,重揭義天,直開正信。
ISSN1003420X (P)
點閱次數598
建檔日期2008.09.25
更新日期2019.09.2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6657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