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觀音信仰的淵源與傳播=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Guanyin Belief |
|
|
|
作者 |
李利安
|
出版日期 | 2008.06.01 |
頁次 | 460 |
出版者 | 宗教文化出版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zjwhcbs.cn/
|
出版地 | 雲南, 中國 [Yunnan, China]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觀音; 信仰; 佛教 |
摘要 | 本書的最大特點是將觀音信仰納入了一個信仰體系之中,再通過經典和史料的分析,對觀音信仰在印度的產生、發展、演變及其向中國的傳播等歷史進程做了考索,指出了觀音信仰的特征、類型、內在結構,及其在中土的變化與發展等等,最後總結了中國觀音信仰基本特征,即普及性、滲透性、融攝性、簡易性、調和性、適應性、世俗性、親和性。這些研究,有很多是在前人未發的情況下,展開深入細致的分析,得出了自己的新觀點,同時在材料上也下了不少的功夫,中外學者有關這方面的論述大部分都被引用,這說明作者是認真的,而且經過不少的辛苦才撰出這部具有填補空白價值的專著,真是可喜可賀。
李利安,1961年4月生,歷史學博士。現為西北大學佛教研究所所長、世界宗教與文化專業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宗教學會理事、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統戰理論研究會民族宗教理論研究基地(甘肅)特邀研究員、《中國佛學網》(www.china2551.org)總編、《中華佛教年鑒》(學術卷)主編、《論藏叢書》(已出版24冊)主編。已出版獨著《印度古代觀音信仰研究》、《金剛經般若思想初探》等7部。在《世界宗教研究》、《哲學研究》、《中國哲學史》等期刊發表論文80余篇。目前正在主持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和陝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各一項,曾主持過省部級項目和各種橫向合作項目多項。
|
目次 | 序一 序二 第一章 緒論︰觀音信仰研究的意義、現狀和思路 一、本研究所涉及的幾個基本概念 二、本研究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三、學術界研究現狀分析 (一)印度佛教入華史研究現狀 (二)觀音信仰研究現狀分析 四、研究思路 第二章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起源 一、對學術界關于觀音信仰起源問題諸觀點的評析 二、筆者關于觀音信仰起源的意見 第三章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發展 一、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最初形態及其流傳 二、淨土往生型觀音信仰的形成及其與稱名救難型觀音信仰的融合 三、觀音信仰與般若思想的合流及智慧解脫型觀音信仰的形成 第四章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變革 一、密教觀音信仰的產生及其早期形態 二、全面密教化觀音信仰形態的形成 三、密教觀音信仰在古代印度社會中的變異與流行 第五章 古代印度觀音靈驗信仰及其基本特征 一、從觀音靈驗信仰之客體所作的考察 (一)觀音造像的流行及其基本類型 (二)觀音像靈驗信仰的七種模式 二、從觀音靈驗信仰之主體所作的考察 第六章 觀音名稱在中國的歷史演變與爭論 一、古譯時代的觀音譯名 二、舊譯時代的觀音譯名 三、“觀音”簡稱形式的出現 四、新譯時代的觀音名稱及關于新舊譯名的爭論 第七章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向中國的最初輸入及其在中國引起的共鳴 一、與觀音信仰相關的佛教思想的傳入及觀音譯名的最早出現 …… 第八章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向中國的全面輸入及中國人的選擇接受 第九章 印度觀音信仰向中國輸入的完成及中國人的進一步接受 第十章 古代印度觀音信仰的中國化及其基本特征 主要參考文獻 後記 |
ISBN | 9787801239891 |
點閱次數 | 1186 |
建檔日期 | 2008.10.0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