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東方哲學在凱吉(John Cage)作品中的實踐 -- 以《變化的音樂》(Music of Changes)為例 |
|
|
|
作者 |
張春梅
|
出版日期 | 2007 |
頁次 | 103 |
出版者 | 台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gem.ntn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
系所名稱 | 民族音樂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羅基敏 |
畢業年度 | 96 |
關鍵詞 | 凱吉=John Cage; 變化的音樂=music of changes; 易經=Book of Changes; 禪=Zen |
摘要 | 凱吉(John Cage, 1912-1992)是二次世界大戰後最重要的前衛作曲家之一。他早期音樂作品的特色,係拓展其師荀白克(Arnold Sch?nberg, 1874-1951)的十二音列(12-note serialism)作曲手法。1946年開始,受到印度哲學的影響,凱吉培養出對東方哲學的興趣,並發展出其獨特的美學觀,在1950年代早期,又受到禪宗哲學的洗禮,促使凱吉使用「偶然操作」(chance operations)於音樂創作上,以《易經》卜卦方式完成的《變化的音樂》(Music of Changes, 1951),成為凱吉機遇音樂(aleatory music)的代表作。本論文即以《變化的音樂》為重心,探討東方哲學在凱吉音樂作品中的實踐。論文在第二章首先研究凱吉接觸東方哲學的歷史脈絡,第三章討論凱吉為此作品事先設計好的五類參數之特徵,以及節奏結構型態,第四章則探討這些參數是如何透過《易經》卜卦的方式組合起來,以探討凱吉實際音樂創作與東方哲學之間的關係。
論文 |
目次 | 致謝‧‧‧‧‧‧‧‧‧‧‧‧‧‧‧‧‧‧‧‧‧‧‧‧‧‧‧i 摘要‧‧‧‧‧‧‧‧‧‧‧‧‧‧‧‧‧‧‧‧‧‧‧‧‧‧‧ii 目次‧‧‧‧‧‧‧‧‧‧‧‧‧‧‧‧‧‧‧‧‧‧‧‧‧‧‧iii 譜次‧‧‧‧‧‧‧‧‧‧‧‧‧‧‧‧‧‧‧‧‧‧‧‧‧‧‧iv 表次‧‧‧‧‧‧‧‧‧‧‧‧‧‧‧‧‧‧‧‧‧‧‧‧‧‧‧v 圖次‧‧‧‧‧‧‧‧‧‧‧‧‧‧‧‧‧‧‧‧‧‧‧‧‧‧‧vi 第一章 緒論‧‧‧‧‧‧‧‧‧‧‧‧‧‧‧‧‧‧‧‧‧‧‧‧1 第二章 凱吉對東方哲學的認知‧‧‧‧‧‧‧‧‧‧‧‧‧‧‧‧10 第一節 萌芽:印度哲學的啟蒙‧‧‧‧‧‧‧‧‧‧‧‧‧‧‧‧12 第二節 茁壯:凱吉與佛教禪宗思想的共鳴‧‧‧‧‧‧‧‧‧‧‧15 第三節 收割:凱吉與《易經》的原理‧‧‧‧‧‧‧‧‧‧‧‧‧21 第三章 《變化的音樂》的參數與結構設計‧‧‧‧‧‧‧‧‧‧‧‧31 第一節 聲音‧‧‧‧‧‧‧‧‧‧‧‧‧‧‧‧‧‧‧‧‧‧‧‧34 第二節音長‧‧‧‧‧‧‧‧‧‧‧‧‧‧‧‧‧‧‧‧‧‧‧‧41 第三節 力度‧‧‧‧‧‧‧‧‧‧‧‧‧‧‧‧‧‧‧‧‧‧‧‧44 第四節 疊置‧‧‧‧‧‧‧‧‧‧‧‧‧‧‧‧‧‧‧‧‧‧‧‧47 第五節 速度‧‧‧‧‧‧‧‧‧‧‧‧‧‧‧‧‧‧‧‧‧‧‧‧49 第六節 作品的結構:節奏結構‧‧‧‧‧‧‧‧‧‧‧‧‧‧‧‧53 第四章 《變化的音樂》的創作手法‧‧‧‧‧‧‧‧‧‧‧‧‧‧59 第一節 五類參數表格的使用規則‧‧‧‧‧‧‧‧‧‧‧‧‧‧‧60 第二節 參數的選擇與組合‧‧‧‧‧‧‧‧‧‧‧‧‧‧‧‧‧‧65 第五章 結論‧‧‧‧‧‧‧‧‧‧‧‧‧‧‧‧‧‧‧‧‧‧‧‧79 參考資料‧‧‧‧‧‧‧‧‧‧‧‧‧‧‧‧‧‧‧‧‧‧‧‧‧‧93 |
點閱次數 | 1128 |
建檔日期 | 2008.10.17 |
更新日期 | 2015.06.0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