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挑戰與回應 -- 論唐以前佛教中國化的幾個關鍵問題=Challenge and Response:On the Critical Issues about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before the Tang Dynasty
作者 周玟觀 (著)=Chou, Wen-kuan (au.)
出版日期2007
頁次311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
出版者網址 http://www.cl.nt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中國文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夏長樸
畢業年度95
關鍵詞佛教中國化=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in China; 弘明集=Hongmingji; 廣弘明集=Guanghongmingji; 個人生命=ego; 群己倫理=the principles of human relations; 國家政教=the church and the state
摘要佛教傳入中國,由一外來的文化,內化成為與儒、道鼎足而立的中國佛教,這個過程學者習稱為「佛教中國化」。本文以為除了比較印度佛教與中國佛教的異同可以證明此一文化現象外,佛教面對中國知識分子基於自身的知識體系向佛教提出挑戰,與護教者以自己雜揉佛道或佛儒的思想作為回應,挑戰與回應交替進行的文化交流活動,亦能體現此文化現象在中國的變化發展及其意涵。因此,本文擬以《弘明集》與《廣弘明集》的論辯與相關文獻為切入點,分別從個人生命觀、群己倫理關係以及國家教化三個向度,探討佛教護教者與中國知識分子之間談論的幾個關鍵辯論議題。這三方面象徵中國傳統知識分子的思維架構,即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成學歷程與理想境界。中國學者從如此的架構出發,向新興的佛教提問,護教者的回應,則象徵佛教尋找進入中國的門路。在個人生命觀方向,從形神之爭與成聖之學的討論過程,護教者從解釋神不滅與因果輪迴的問題中,逐漸轉向關懷與成佛之道相關的課題,顯示漢魏以來以性成命定的才性觀點,因為佛教的加入而有所轉變,開啟後來的隋唐佛教,乃至宋明理學,在心性之學的發展上,趨向成佛成聖的發展新頁。在群己倫理方面,面對沙門毀身與絕嗣的違孝爭議,護教者積極的辯護佛教重孝;面對沙門應敬王者與否的爭議以及沙門與王權之間的關係時,則展現多元的不同態度,顯示護教者因應現實問題時而採取不同的堅持與折中立場。護教者對於忠孝倫理觀的思維與作法,不僅與當代自然與名教之爭的思辯風氣相呼應,同時也反顯出中國人倫理觀從魏晉到唐以前的發展方向,可見佛教與中國傳統知識份子在實際人生課題上的交流與互動。在政教方面,從夷夏之爭到帝王召集論辯三教先後的國家會議,其議論的內容與關懷的層面,以公共性議題為主,突顯部份學者與帝王關懷的重點是佛教如何與儒、道兩教競合成為成中國人公共性的教法。此三個向度形成的整體架構,反映出的是中國人的人文世界觀,說明佛教的中國化,整體而言,是從出世、離世的性格,走向入世的人文世界。本文即以這幾個關鍵議題的問題發展、轉變到影響的分析,說明中古佛教中國化的具體意義。透過本論文提出的研究新方向,從個人生命觀、群己倫理關係以及國家教化三個主題,分析《弘明集》與《廣弘明集》的論辯與相關文獻,在「佛教中國化」這個舊題上,進行了新的探索。發現佛教中國化,即是一連串挑戰與回應的過程。佛教像一位生力軍般,進入中國文化發展的大流中,面對中國知識分子的挑戰。護教者的回應,或是提出新說以刺激中國人的思維,帶動學術的發展轉變,或是調整自身的學說與思理,轉變成為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思想與行為,終而內化成為中國學術文化重要的一脈。

The process called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means that Buddism has been transformed from external culture into Chinese Buddhism which has the same influence as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addition to comparison between Indian Buddhism and Chinese Buddhism showing this cultural transformation, the challenge to Buddism interpose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the response syncretized with the thought of the thought of Buddhism and Taoism or Buddhism and Confucianism by Buddhism guardian lead to cultural interaction and development in China.This paper based on the debate on the Hongmingji and Guanghongmingj and related literature investigates critical issues debated by Chinese scholars and Buddhism guardians about three aspects - personal view of life, group morality, and national civilization.
These aspects reveal Chinese thought frame, the ideal achievement of “Refine One-self; Maintain Family; Govern the Nation; Bring Peace to the World”. Chinese scholars utilize the thought frame to challenge emerging Buddhism, and Buddhism guardians’ response indicates that Buddhism is finding the way into China. About personal view of life, Buddhism guardians shift explanation of shen bu shou sh and yin guo lun hui to concern of 成佛之道。 The viewpoint of 性成命定 has been changed due to entrance of Buddhism, and the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tudy of xinxing from The Sui and Tang Dynasty Buddhism to the Schools of Learning in Sung and Ming Dynasty has been inclined to 成佛成聖. About group morality, Buddhism guardians emphasize that Buddhism respects filial piety, showing that they face the facts and come to a compromise. About national civilization, 夷夏之爭 and national congress fort debate on three doctrines both focus on issues about public affairs, showing that thrones emphasize Buddhism cooperating with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to become Chinese public affairs. This paper investigates the development, conversion and influence of these aspects and try to elaborate on concrete content of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This paper proposes a new research direction for the old issue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from three aspects - personal view of life, group morality, and national civilization by discussing the debate on the Hongmingji and Guanghongmingj and related literature. We discover that Localization of Buddhism is a series of challenge and response. Buddhism challenged by Chinese scholars is a new force into long-run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China. Buddhism guardians response not only by proposing new doctrine to stimulate Chinese mind and to convert academic development, but also by revising doctrine and thought into acceptable thought and behavior in China. Finally, Buddhism becomes a significant branch in Chinese culture and academia.

論文
目次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I
目 次 V
第一章 緒論 1
一、研究動機 1
二、研究範圍:《弘明集》與《廣弘明集》 4
(一)《弘明集》的編纂者與成書 4
(二)《廣弘明集》的編纂者與成書 11
三、研究回顧 14
四、本文的討論方式: 以個人、群己、國家教化三個向度架構的主題研究 24
第二章 東漢至唐以前 佛教與本土思想間的論辯 28
第一節 論辯淵源與近因 29
一、中國的論辯傳統 30
二、印度佛教的論辯風氣 36
三、魏晉清談的舞台 40
第二節 佛教與本土思想間論辯的三階段 44
一、初期:早期挑戰與雜揉老莊思想的回應 44
二、中期:玄佛交會中的論辯之聲 46
三、後期:儒佛合作與國家會議的召開 47
小結 49
第三章 生命向度: 形神之爭與成聖之學 51
第一節 更生說 52
一、《理惑論》的「更生說」 53
二、羅含的〈更生論〉 57
三、「更生說」面臨的挑戰 61
第二節 慧遠、宗炳「神不滅」說發展 66
一、晉宋之際學者的挑戰 67
二、慧遠的「求宗不順化」的方外之道 71
三、宗炳〈明佛論〉 76
第三節 范縝與梁武帝— 形神之爭的高潮與落幕 84
一、范縝〈神滅論〉 84
二、梁武帝〈立神明成佛義記〉 88
第四節 成聖之學的開展 96
一、謝靈運與〈辯宗論〉 97
二、昭明太子〈解二諦義章〉 110
小結 120
第四章 倫理向度:孝親與忠君 123
第一節 從西周尊尊親親到魏晉忠孝論辯 125
一、西周宗法制度中的親尊倫理觀及其演變 126
二、漢代的忠孝倫常觀 129
三、魏晉時期的忠孝倫常觀 132
第二節 孝親觀方面的挑戰與回應 135
一、出家毀身與絕嗣之議- 《理惑論》的質難與回應 135
二、以「立身行道」為大孝的孝親觀— 東晉孫綽與慧遠的孝親觀 138
三、劉勰「孝理至極,道俗同貫」說 與顏之推《顏氏家訓.歸心篇》的孝親觀 143
第三節 忠君觀方面的挑戰與回應 151
一、致敬王者與否的爭議發生與過程 151
二、慧遠的解決及典範意義 172
三、南北朝佛教學者的忠君思想 180
小結 189
第五章 政教向度: 夷夏之爭與三教關係討論 193
第一節 夷夏之爭 195
一、夷夏論的起源與發展 196
二、針對佛教發論的夷夏之爭 199
第二節 南北朝統治者對三教關係的討論 227
一、帝王與僧侶的關係 228
二、南朝統治者對三教關係的討論 242
三、北朝統治者對三教關係的討論 256
第三節 「教唯有二,寧得有三」— 北周釋道安的〈二教論〉 267
一、北周釋道安生平與歷史評價 267
二、〈二教論〉「外儒內佛」說之建立 269
三、學者「外儒內佛」說的異同比較 280
小結 287
第六章 結論 289
參考文獻 296
點閱次數651
建檔日期2008.10.17
更新日期2015.06.0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16704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