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 -- 以《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 》為主要依據的哲學探究=Seeing as an Interface for Spiritual Cultivation towards an Open Path of life: A Philosophical Inquiry based on the Diamond Sutra |
|
|
|
作者 |
蔡耀明=Tsai, Yao-ming
|
出處題名 |
圓光佛學學報=Yuan Kuang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13 |
出版日期 | 2008.06 |
頁次 | 23 - 69 |
出版者 | 圓光佛學研究所=Yuan Kuang Buddhist College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ykbi.edu.tw/
|
出版地 | 桃園縣, 臺灣 [Taoyuean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單位:台灣大學哲學系 |
關鍵詞 | 觀看=seeing; 生命哲學=philosophy of life; 佛教哲學=Buddhist philosophy; 身體=body; 如來=Tathāgata; 金剛經 |
摘要 | 本文以「觀看做為導向生命出路的修行界面」為主標題,從檢視「觀看」入手,至於加以檢視的情形,包括觀看普通的身相和觀看諸佛如來之身相,試圖藉由相關經證的詮解,鋪陳佛教在觀看相貌的哲學思惟,彰顯觀看之智慧,進而助成生命出路的打通。主要的文獻依據,《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又稱作《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簡稱《金剛經》,顯示在本文的副標題。此外,在導入主幹的論述之前,本文亦多少援引《大般若經.第四會》,用以形成義理上較為廣大的支撐與連結。本文在研究方法,順著如下三個議題,形成探問意識,進而展開哲學的思辨。第一,觀看如何成為佛法修行可檢視的課題?第二,觀看如何成為非陷落式的?第三,觀看在導向生命的出路上,其路途的終究邊界確實為何?在論述的行文,本文由如下七節串連而成。第一節,「緒論」,開門見山,帶出研究主題,並且逐一交代論文初步的構想與輪廓。第二節,以「不停留在觀看的表面」引發深沈的思索,就觀看形成探問意識,將觀看顯題化,並且論陳何以與如何就觀看進行嚴格的檢視。第三節,準備聚焦在《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指出經由心念之調整,就修行之處境或修行牽涉的項目,以「出路導向」為著眼點,不僅因此確立《般若經》教學的基調,構成經文在講究觀看之智慧的礎石,而且也使菩薩乘或菩提道的修行與救度,得以確實施展開來。第四節,依於經證,區別陷落式的觀看和非陷落式的觀看,並且藉由非陷落式的觀看,帶出觀看、生命歷程、修行、和世界的出路。第五節,扣緊「如來應該怎樣被觀看」此一議題,針對經文五個段落的問答,逐一解讀,論陳諸如「各個特徵的具備」、「偉大人士的三十二個特徵」、「色身圓實」何以皆不足以做為可確實觀看如來的最後依據。第六節,藉由導向觀看之出路,開發觀看之智慧,帶動修行道路的進展,如此持續不斷地帶動而不設定任何的差異或終究的邊界,即貫徹通達「法身」、「法性」;也由於在觀看上,貫徹通達「如來」,即可在修行上,貫徹成就「如來」。第七節,「結論」,說明研究的工作跨出怎樣的一小步,得出哪些重大的成果。
|
目次 | 一、緒論 (一) 研究主題 25 (二) 研究背景 25 (三) 依據或參考的文獻 25 (四) 研究進路與方法 28 (五) 論述架構 30 (六) 研究目標 30 二、探問意識的提出與嚴格檢視的進行:以「不停留在觀看的表面」展開反思 31 (一) 從二則經證起頭:《大般若經.第四會》和《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 31 (二) 觀看當成應予檢視的課題 34 (三) 觀看擺在修行道路關聯的脈絡或流程而予以檢視 36 三、「出路導向」的修行與救度:《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的基調 38 四、 陷落式的與非陷落式的觀看:從觀看普通身相的眼光或理念所做的區分 41 (一) 墮於事與不墮於事在是否明了觀看之間巨大的差異 41 (二) 對普通身相做出非陷落式的觀看 43 五、《大般若經.第九會.能斷金剛分》如何表現智慧於觀看諸佛如來之身相 47 六、以穿透式的觀看智慧帶動修行道路的進展 58 七、結論與展望 64
|
ISSN | 16086848 (P) |
點閱次數 | 2897 |
建檔日期 | 2009.01.13 |
更新日期 | 2017.08.03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