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李翎 (著)=Li, Ling (au.)
|
出處題名 |
普門學報=Universal Gate Buddhist Journal
|
卷期 | n.45 |
出版日期 | 2008.05.01 |
頁次 | 127 - 167 |
出版者 | 佛光山文教基金會=Fo Guang Shan Foundation for Buddhist Culture & Education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fgs.org.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作者為中國國家博物館副研究員 |
關鍵詞 | 大隨求明王經; 護身符; 圖像樣式 |
摘要 | 對於佛教文化的研究,要著眼於事實,也就是將文獻佛教與事實佛教分開。大隨求陀羅尼咒經在唐代的流行,表明人們並不過多地關注經中其他的內容,而只是注意了它的護身功能,於是唐代的大隨求陀羅尼咒經曾做為一種生者隨身攜帶,甚至死者也要帶入墓葬中的護身符而廣為流行。從出土情況看,流行的時間可能至少跨越了唐、五代和宋。並且在地區分布上,表現為自唐代的兩京,進而向南方擴散的況。同時,筆者在考察大隨求精咒中心主尊的圖像學特徵時,發現當時至少在經文中可能沒有直接相關固定的形象描述,尤其是做為後期基本成為標樣的八臂大隨求明王,同時,在考察大隨求中心主尊形象的類型時,發現大隨求信仰與流行的熾盛光佛類型的關係,也考慮了漢傳大隨求明王與藏傳佛教圖像中廣為流行的「大隨求佛母」的關係。本文試圖通過這些考古發現,來討論該經在當時的流行情況及其圖像學特徵。 |
ISSN | 1609476X (P) |
研究時代 | 宋代 |
研究地點 | 四川(成都); 甘肅(敦煌); 陝西(西安); 河南(洛陽); 江蘇(蘇州) |
點閱次數 | 3520 |
建檔日期 | 2009.03.26 |
更新日期 | 2017.12.1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