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紀華傳
|
出處題名 |
法源
|
卷期 | (總號=n.25) |
出版日期 | 2005.11 |
出版者 | 中國佛學院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zgfxy.cn/index.asp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摘要 | 即心即佛”,又稱“即心是佛”,是禪宗中最為重要的思想之一。禪宗史上常常將此說作為馬祖獨有的命題,造成這一印象的原因有三,一是馬祖更多運用此命題來接引和啟發弟子,如大梅法常聽馬祖道一說“即心是佛”,而得徹悟。1二是馬祖的弟子和后來禪者多持此說,如馬祖圓寂后,大多數弟子據說以“認即心即佛外無別說”。2三是馬祖賦予“即心即佛”說不少新意。延壽《宗鏡錄》卷二在分述各派旨趣時說“馬祖即佛是心”,《無門關》第三十則也把“即心即佛”作為馬祖獨特的教法。
然而,“即心即佛”說不是馬祖自己的獨創,而是繼承發揮了早期禪宗祖師的思想。曆史地考察“即心即佛”說的淵源,可以看出它有一個逐漸形成與發展的過程,它是從達摩初步形成,至四祖道信而正式提出,到六祖慧能時大為發展,最后經過馬祖的大力倡導,成為南宗禪核心命題的。本文根據佛教史書及早期禪宗文獻,將馬祖“即心即佛”說放在整個早期禪宗史的背景中加以考察,通過梳理“即心即佛”說的思想淵源與發展過程,由此分析馬祖“即心即佛”說的禪法精神與思想特色。 |
點閱次數 | 495 |
建檔日期 | 2009.05.18 |
更新日期 | 2020.12.0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