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韓煥忠
|
出版日期 | 2009.02.12 |
資料類型 | 網路資料=Internet Resrouc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取自於http://www.fjnet.com/fjlw/200902/t20090212_108488.htm |
摘要 | 佛教教育是一種特殊的社會教育活動,在實施過程中,受到其他社會現象或深或淺的影響。就現實而言,憲法規定的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權利是佛教教育得以順利開展的政治保證,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為佛教教育的實施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和便捷的科技手段,思想文化領域里的活躍也為佛教教育的實行營造了氣氛。佛教也清醒地認識到自身的興隆受益於社會的發展,因此提出了“上報四重恩”的主張,對於國土庇護和眾生供養的恩德時刻銘記在心,“知恩報恩”,要求信眾以此作為自己精進修行的動力,“莊嚴國土,利樂有情”成為佛教教育的價值追求。同時,佛教教育的開展也會以其強烈的滲透性對社會中的人們,特別是那些信仰佛教的人們的思想觀念,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在佛教信眾的安頓身心、佛教文化慧命的自我延續以及社會人文風氣的優化改良等方面都有著非常充分的體現。 |
目次 | 一、安頓身心 二、續佛慧命 三、改良風氣
|
點閱次數 | 558 |
建檔日期 | 2009.05.25 |
更新日期 | 2015.06.24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