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論佛法融通科學為圓成人間凈土之要義
作者 朱光磊
出版日期2009.07.16
資料類型網路資料=Internet Resrouc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取自於http://www.fjnet.com/fjlw/200907/t20090716_128302.htm
摘要從釋迦牟尼創立佛教起,人生問題即在佛教中成為核心問題。四諦、三法印都是圍繞著人生這一問題而展開。佛教通過緣起論能夠很好的解決宇宙論的問題,而通過佛性論又為人的價值追求提供了完美的奮鬥目標,更以一套修行論指引人生的實踐。這種即超越即內在,出世間法不離世間法的精神為東方宗教的一大特色。作為佛教在當代中國流傳最為廣大的宗派,凈土宗法門旨在超越世間,往生西方凈土世界。在其流變過程之中,逐漸從超越轉向內在,從而由太虛法師等高僧大德提出人間佛教。“願將東土三干界,盡種西方九品蓮”,人間佛教鼓勵僧眾在人間建立人間凈土。如果說往生凈土為一種利己的學佛方式,建立人間凈土即是利他的學佛方式。這是在阿彌陀佛願力的指引下,融攝各宗要理,從而對人生問題有一適當的說明。凈土精神是大乘的關懷,普照群機,利己利他。凈土法門讓人由信而生力,從而研修釋典,得大解脫。建立人間凈土,需要對世間的雜染萬法直面視之,不能回避,更不能隨之流轉。許多有識之士對佛教倫理與世間倫理的會通作出了卓越貢獻,但對於科學精神采取何種態度,則莫衷一是。然而,當代人類的生存絕難離開科學精神以及由此產生的科學技術。佛教對於科學需要作出一種積極的回應,才能在真正意義上圓成人間凈土。
目次一、近代有志之士的探索道路
二、佛教從俗諦上證成科學
(一)般若法對經驗世界的蕩相遣執
(二)不相應行法為科學奠定基礎
(三)慈悲精神促成圓教形式下的真俗不二
三、佛教與科學的相互助益
點閱次數238
建檔日期2009.07.20
更新日期2015.06.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01222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