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馮達文
|
出版日期 | 2009.07.01 |
頁次 | 343 |
出版者 | 巴蜀書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bsbook.com/
|
出版地 | 成都, 中國 [Chengdu, China]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叢書:佛學與儒學論叢 |
摘要 | 本書收錄中山大學哲學系馮達文教授公開發表的二十多篇文章,分初涉佛海、複扣佛門、演講附錄三部分,主要涉及佛學、儒學兩方面。
|
目次 | 代序:生命的三重境界——兼論儒、佛二家的“意義”追求 初涉佛海 從“理性”到“覺性”——論慧能禪學在中國佛學發展史上之價值 再論從“理性”到“覺性”——中國佛學與宋明儒學的一個公共話題 王弼與僧肇——玄學“貴無”論與佛學“中觀” 論之比較研究 《大般泥洹經》的佛性論述略——從松本史朗對如來藏思想的批判談起 禪宗諸家之“心性”說舉例——從初祖菩提達摩、六祖慧能到洪州 馬祖道-之思想變遷 慧能與陳白沙 慧能禪學與嶺南文化 慧能思想的現代價值 走出“自我”迷執,走向社會關懷——簡論佛家以“無我”為教的觀念 及其現代意義 復入儒門 作為人文教養的早期儒學——兼談先秦社會歷史演變中的貴族與平民 孟荀的人性論與先秦社會由貴族為主體向平民為主體的變遷 “曾點氣象”異說 從朱子與陽明子兩家之《大學》疏解看中國的解釋學 《中庸》的不同解釋及其意義——鄭、孔、呂、朱諸家注疏的比較研究 重評張載由“氣化論”證立的成德論 白沙子之“道”論 “事”的本體論意義——兼論泰州學派的哲學涵蘊 借宇宙論確立的儒道兩家的“生命的學問” 叩問歷史 理性的界限——先秦兩漢思想轉型提供的啟示 在“天”與“人”、信仰與理性之間——再論先秦兩漢思想轉型提供的啟示 附:講演錄 重評漢唐時期的文化精神——兼論漢唐儒學的宇宙論 後記 |
ISBN | 9787807523369 (平); 7807523360 |
點閱次數 | 919 |
建檔日期 | 2009.10.20 |
更新日期 | 2014.05.0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