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承先啟後的孤僧 -- 釋東初及其佛教文化學行初探=A Solitary Monk Who Combines Traditional Heritage and Contemporary Contributions: A Study of Venable Dongchu and His Buddhist Cultural Theory and Application |
|
|
|
作者 |
陳彥伯 (著)=Chen, Yen-po (au.)
|
出版日期 | 2008 |
頁次 | 351 |
出版者 | 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rel.nhu.edu.tw
|
出版地 | 嘉義縣, 臺灣 [Chia-i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南華大學 |
系所名稱 | 宗教學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釋慧開 |
畢業年度 | 97 |
關鍵詞 | 佛教文化; 漢傳佛教; 釋東初; 禪宗; 叢林 |
摘要 | 佛教文化的價值何在?如何使其承傳得以接續慧命而繼往開來?特別在近代漢傳佛教處於國殤教難不斷的歷史洪流中,前賢的悲智景行為何?他們深切關懷的課題,以及面臨的時空考驗,乃至畢生生死親赴之實踐使命,對於今後我人抉擇方向與致力經營的啟迪,又有什麼樣的獨特意義?如此疑情,實為貫穿筆者寫作歷程致力參究的重要線索。易言之,選擇被譽為近代佛教文化巨匠的釋東初作為考察對象,正是透過反省這些問題,且在探索他獨特的生命軌跡所展開之論述。論主作為開創近代佛教文化嶄新視域的歷史人物,其特質是批判而又傳統的。他既強力痛斥沿襲於固有佛門之陋習,不屑貪著名聞流俗者的行徑,但卻強調發揚禪宗修證精神與叢林開放制度,堅持挺立清淨僧格及恢弘器識的理念。其作為則重視思想和培育人才的機制,除鼓勵辦學、寫作與研究外,並積極從事配合時代脈動的宣化方式,辦理刊物以反思佛教新生之出路。內在其觀念與思維,不僅具有國際眼光的整體格局,更有充沛厚實的行持與學養背景作為支持。這種罕見而多被忽略的風骨,確為今後佛教文化發展路途所當學習的特質。下列相關內容,便由此含涉釋東初從大陸到臺灣與遊歷各地的全面歷程,初步討論其生平主要有關佛教文化領域之學行。 |
目次 | 第壹章、序論 1 第一節、研究緣起:原道 3 一、寫作之動機 3 二、選題之意義 11 三、論述之基源 19 第二節、研究範疇:徵聖 26 一、相關認識背景 26 二、主要文本內容 30 三、各章結構說明 31 第三節、研究方法:返本 32 一、詮釋態度之原則 32 二、佛學研究的方法論 35 三、本研究運用的寫作策略 39 第四節、研究目的:開新 49 一、發掘釋東初的成果與貢獻 49 二、檢視近代佛教之發展歷程 51 三、啟蒙未來佛教文化之重新 51 第貳章、大陸時期事蹟考述 53 第一節、時代、籍貫與出家背景 54 一、時代的情境 54 二、出生的籍貫 57 三、出家的因緣 59 第二節、師承的源頭 61 一、釋靜禪的傳統禪門教育 61 二、釋智光的行誼與叢林改革 63 三、釋太虛與現代佛教革命運動 66 第三節、新風潮下的佛學院教育 69 一、參學的經過與背景 69 二、求學、受戒與遊方 71 三、閩南佛學院與常州天寧寺 77 第四節、焦山時期的歷練與辦學 86 一、焦山的時空背景 86 二、焦山時期的辦學與作務 88 三、擔任住持與離開大陸 92 第參章、近代佛教文化事業的推展與其來臺歷程 97 第一節、釋東初與近代佛教文化事業 98 一、近代中國佛教文化事業之崛起 98 二、續延慧命的臺灣佛教文化事業 102 三、釋東初在臺從事佛教文化事業的線索 110 第二節、來臺初期的事蹟 112 一、逃難歲月的奔波 112 二、創辦《人生》雜誌 115 三、出任中佛會駐臺辦事處主任 120 第三節、閉關、建館與影印藏經 121 一、三年的閉關歲月 122 二、籌建中華佛教文化館 123 三、影印大藏經的社會效應 126 第四節、弘化、慈善與晚年事蹟 131 一、從事社會慈善工作 132 二、創辦《佛教文化》季刊 133 三、晚年的著述與國際弘化 136 第肆章、釋東初佛教文化思想特徵枚舉 141 第一節、釋東初提倡佛教文化的緣由與重心 142 一、佛教文化的定義問題 142 二、提倡佛教文化的理想使命 145 三、勾勒佛教文化經營的方向與特徵 147 第二節、關注國際交流與時代新知 151 一、國際佛教文化的交流 151 二、與時俱進的時代眼光 154 三、從知識性的宣化著手 156 第三節、重視學術成果與歷史研究 157 一、以佛教精神為主軸的文化探述 157 二、開展接納現代學術成果的方向 160 三、強調歷史研究的重要性與運用 163 第四節、以禪宗傳統為文化的融合與創造指南 166 一、釋東初對禪宗精神的體認 166 二、點明禪宗存在的獨特價值 168 三、正視禪宗文化的未來展望 170 第伍章、結語 175 參考文獻: 183 壹、徵引書目 183 貳、近代中國(臺灣)佛教領域研究書目略表 194 附錄【壹】、<禪餘偶感>輯錄 203 附錄【貳】、釋東初單篇著作目錄 211 壹、大陸時期(1931-1950) 211 貳、《人生》(1949.5.10-1960.12.1) 221 參、《佛教文化》(1965.7.15-1971.12.20) 232 肆、臺灣時期之《海潮音》(1957.3.15-1977.11.30) 236 伍、《菩提樹》(1963.5.8-1977.5.8) 239 陸、今日佛教(1958.5.1-1961.12.1) 241 附錄【參】、《中流》、《人生》、《佛教文化》存目要略 243 壹、《中流》月刊存目要略 243 貳、《人生》月刊存目要略 245 參、《佛教文化》季刊存目要略 335 |
點閱次數 | 737 |
建檔日期 | 2009.11.25 |
更新日期 | 2015.12.1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