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阿羅漢的概念在印度佛教史上的發展與演變之研究 -- 以大天五事為中心=A Study of the Concept of Arahant and Its Development in Indian Buddhist History: Focusing on Mah妇deva' s Five Points |
|
|
|
作者 |
阮清珠 (撰)=Nguyen, Thanh-chau (compose)
|
出版日期 | 2008 |
頁次 | 252 |
出版者 | 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出版者網址 |
http://oh.hfu.edu.tw/
|
出版地 | 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博士 |
校院名稱 | 華梵大學 |
系所名稱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黃俊威 |
畢業年度 | 97 |
關鍵詞 | 阿羅漢=Arahant; 大乘=Mahayana; 上座部=Sthavira; 大眾部=Mahasanghika; 大天五事; Mahadeva |
摘要 | 阿羅漢(Arahant)是印度宗教文化中的概念,並非佛教特有的概念,印度人以它來表達對於已覺悟解脫者的敬仰之心。同樣的,佛教也是如此,使用它來表達對世尊、覺悟解脫者的供敬之意。在原始佛教時期,四果中阿羅漢是最高境界的果位,釋迦牟尼也證此果,當時「十號」只是讚嘆世尊所成就的功德,並非果位,但是其他阿羅漢沒有此十號。此時期阿羅漢定義為:「斷盡貪、瞋、癡」,但不等於阿羅漢是「無所不知」的聖者,阿羅漢只知什麼應知、必知,而不必知什麼與解脫、涅槃的事,因此曾經否認他是「一切知、一切見」者。同時,雖然世尊已證阿羅漢果,但是他的父母生身還是有漏,受無常、變壞的支配等等。佛滅後137年,大天(Mah妇deva)出現提出「五事」(pa从ca-vatthu)來批判上座者對於阿羅漢的造神,結果使佛教分為二大派:上座部(Sthavira)與大眾部(Mah妇sa绋ghika)。結束一百多年由「重律」派的領導,形成部派佛教時期,至少有二十個部派。每個部派活動地區不同,因此而有不同的主張,對於佛法也有不同的見解,其中對於阿羅漢的果位也發生爭論,如阿羅漢的父母生身是有漏還是無漏?有退還是無退?時解脫還是非時解脫等等。爭論的傾向,大眾部的各部派為了推動佛教在社會發展,所以認為佛、阿羅漢的父母生身是無漏、無退等;上座部的各部派,尤其是說一切有部(Sarv妇stiv妇din)反對大眾部的發展傾向,所以認為佛、阿羅漢的父母生身是有漏、有退等。到了大乘佛教時期,佛教就有極大的轉變,提倡菩薩道之精神,即在社會中實踐、普遍化了佛法,或稱為「入世佛教」,為眾生服務的佛教。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實施這個理想,必須有智慧、慈悲與忍辱的行者。大乘謂此人為菩薩(Bodhi-sattva)。從菩薩的地位才能破、超越聲聞所執著的戒條與出家身相,以六度、萬行,無量身相去教化眾生。大乘佛教的《法華經》中提出三乘(tr毕勋i-y妇n妇ni),就是:一、聲聞乘(枭r妇vaka-y妇na);二、緣覺乘(pratyeka-buddha-y妇na);三、菩薩乘(Bodhisattva-y妇na)。其中,聲聞乘含有阿羅漢;菩薩乘也是佛乘。因此可知,阿羅漢果不如佛果,如果在原始佛教時期,認為阿羅漢是斷盡貪、瞋、癡、有漏身的聖者;部派佛教時期各部派又爭論阿羅漢果;到了大乘佛教時期就不必再在爭論阿羅漢果,就形成三乘說,排列在阿羅漢排於聲聞乘,從阿羅漢果位要成佛果必須斷除「微細煩惱習氣」。佛是一切智,無漏身,具有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無所不在的能力。這是阿羅漢的概念在印度佛教史上的發展與演變之意義。 |
點閱次數 | 1710 |
建檔日期 | 2009.12.08 |
更新日期 | 2023.04.1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