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釋聖嚴 (著)=Shih, Sheng-yen (au.)
|
版本項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10.02.01 |
頁次 | 368 |
出版者 | 法鼓文化出版社=Dharma Drum Culture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ddc.com.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叢書名 | 聖嚴書院系列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摘要 | 聖嚴法師從修習佛法的基本知見開始,介紹淨土法門的特色與源流始末,深入探討往生佛國淨土的「有相念佛」與自心淨土的「無相念佛」,並透過《阿彌陀經》等經典的解說與釋疑,帶領讀者一窺淨土法門堂奧。念佛能使我們生起慈悲心、慚愧心、懺悔心、大悲願心、感恩迴向心,而這些都是成佛、修菩薩行的基礎,也是求生西方淨土不可缺少的資糧。在平常生活時,若能以慈悲心、感恩心、慚愧心來對待周遭所有認識或不認識的人,這樣我們所提倡的人間淨土就會在這個環境出現。因此,念佛可以完成三種淨土。
|
目次 | 第一篇 修學佛法的基本知見 第一章 修學佛法的基本原則:教、理、行、果 第二章 修行的真義:慈悲心與智慧心 一、修行的重點在心 二、修行的目的在培養慈悲心和智慧心 第三章 修行必備的條件:發菩提心 一、菩提心即是幫助眾生解脫煩腦 二、如何發菩提心:發菩提心的次第 三、菩提心的五個層次 第四章 修行的原則:解行並重 一、解行如鳥之雙翼不能偏廢 二、知戒定慧,以身口意行六度 三、在精進修行中學方法,在生活中用方法 第五章 佛法的觀念:苦、無常 一、佛法的基本觀念:苦的事實 二、無常觀 三、五蘊無常 第六章 業報 一、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二、涓滴惡業積累成重報:災難發生的原因 三、別業:懺悔功德消減輕業報 第七章 人生最後一件大事 一、往生的過程 二、決定往生的力量:隨重、隨習、隨念、隨願 三、往生時保持正念最重要 四、往生後的世界 五、往生前的準備 第八章 慚愧、懺悔、迴向 一、未盡力利益他人、成長自己就該慚愧 二、懺悔錯誤,轉變習氣 三、最有力量的迴向是讓他人同獲修行利益 第九章 感恩是度眾生的基本立場 一、心懷感恩能減少煩惱 二、感恩的對象:三寶、父母、國家、眾生 三、報恩的方法 第二篇 有相念佛---往生西方淨土的修行 第一章 阿彌陀佛與淨土法門 一、阿彌陀佛的意思 二、「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彌陀本願 三、淨土法門的殊勝 第二章 修行念佛法門的三資糧:信、願、行 一、信 二、願 三、行 第三章 如何修行念佛法門 一、念佛的基本原則:繫念一心 二、念佛的基本方法 三、精進修行期間的念佛 四、如何保持正念、淨念 第四章 往生西方的條件:「淨土三經」的融攝 一、《阿彌陀經》的往生條件 二、《無量壽經》的往生條件 三、《觀無量壽經》的往生條件 四、帶業往生與消業往生 五、修行淨土法門的正確心態 第五章 淨土釋疑 一、何謂三身四土 二、釋疑 第六章 念佛法門的難行道:禪觀法門 一、法身遍入一切眾生心想中 二、現生即得念佛三昧而除無量億劫生死之罪 第三篇 無相念佛---念佛禪 第一章 何謂念佛禪 一、念佛即禪的法門 二、念佛禪與佛七的差異 第二章 念佛禪的基本觀念 一、念佛修成念佛三昧 二、修行從有相開始 三、有相到無相念佛的過程與方法 第三章 念佛禪的修行方法:念佛禪的三種文獻 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念佛三昧 二、《般舟三昧經》:般舟三昧 三、《文殊師利所說摩訶般若波羅蜜經》:一行三昧 第四章 念佛的功能:同時完成三種淨土 一、建立寬廣的淨土觀 二、念佛的功能 三、修行從自心淨土開始 第四篇 《阿彌陀經》講記 第一章 簡介 第二章 經文內容 一、序分 二、正宗分 三、流通分 |
ISBN | 9789575985059 (平) |
點閱次數 | 1721 |
建檔日期 | 2010.02.09 |
更新日期 | 2018.10.22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