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形成的時代背景析
作者 顏尚文
出處題名 佛教的思想與文化--印順導師八秩晉六壽慶論文集
出版日期1991.04
頁次123 - 164
出版者法光出版社
資料類型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附提要
關鍵詞梁武帝; 皇帝; 菩薩; 沙門; 如來
摘要「皇帝菩薩」理念形成之時代背景有三大因素:(一)
東晉南朝「沙門不敬王者」的影響,(二)北朝「皇帝即如
來觀」的影響,(三)佛教徒自覺、無佛感與菩薩思想的影
響。東晉初年庾冰主張「沙門盡敬王者」受到反對,東晉末
年桓玄要求僧侶向君王致拜。慧遠《沙門不敬王者論》認為
沙門之德遠大於帝王之德,更綜合中印「聖王」觀念,認為
「釋迦與堯孔,歸致不殊」。北方自五胡十六國到北魏,在
佛教與政治關係的發展上,形成「皇帝即如來觀」,其間北
魏太武帝滅佛法難,使「皇帝即如來觀」在復佛後,具體化
為「皇帝如來」的雕鑄。當時中國佛教徒處於亂世,身當佛
前佛後,又遠離天竺,遂產生佛教徒的自覺與無佛感,形成
淨土信仰與大乘菩薩思想。梁武帝「皇帝菩薩」以菩薩思想
與菩薩戒為基礎,打破無佛感的危機,並豐富北朝「皇帝如
來」的內涵,皇帝與菩薩結合成「皇帝菩薩」,也順應了
「沙門不敬王者論」內外聖人合一的終極理想。
點閱次數538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0.12.3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5004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