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上田義文
;
蔡瑞霖
|
出處題名 |
國際佛學譯粹
|
卷期 | n.1 |
出版日期 | 1991.06 |
頁次 | 45 - 58 |
出版者 | 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轉變; 見分; 相分; 法相宗=Yogacara Buddhism; 唯識=Mind-Only Buddism=Consciousness-Only Buddhism=Vijnaptimatrata=Vijnaptimatra; 能緣; 所緣; 無得; 無心 |
摘要 | 流傳於中國,日本的兩大瑜伽行學派中,以真諦所傳的安慧唯識學較接近於世親的思想,而玄奘所傳的護法唯識學,則似乎有加以發揮創新的痕跡. 如在對《唯識三十頌》中的第十七頌,所提到「轉變」的解釋,安慧是以它來強調識的變異性,連續性. 但護法則將它說明唯識的二分形成. 再說,「對象分別皆是唯識」若能知一切法是分別所見,即住於「唯識」. 此時人沒概念和對象化的思惟出現,也就是心外無境. 因此,「唯識」在世親與安慧的看法裏,其實就是無心. 這點玄奘譯為無得. |
點閱次數 | 683 |
建檔日期 | 1998.07.22
|
更新日期 | 2016.08.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