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黃益毅
|
出處題名 |
香港佛教=Buddhism in Hong Kong
|
卷期 | n.236 |
出版日期 | 1980.01 |
頁次 | 9 - 13 |
出版者 | 香港佛教聯合會=The Hong Kong Buddhist Association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hkbuddhist.org/
|
出版地 | 香港, 中國 [Hong Ko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本文刊於一九五一年《現代佛學》第一卷第八期。 |
關鍵詞 | 禪宗=Zazen Buddhism=Zen Buddhism=Son Buddhism=Chan Buddhism |
摘要 | 中國禪宗至六祖而傳法數十人,中有南岳懷讓、青原行思兩尊者。懷讓傳馬祖道一,一傳百丈,丈傳黃蘖,蘖傳臨濟,為臨濟宗。百丈傳溈 山靈祐,祐傳仰山慧寂,為溈仰宗。青原行思傳石頭遷,遷傳藥山,山傳雲岩,岩傳洞山良价,价傳曹山本寂,為洞曹宗。(昔日曹洞,誤)石頭傳天皇悟,悟傳龍潭信,信傳德山,山傳雪峰存,存傳雲門文偃,為雲門宗。雪峰存傳玄沙備,備傳地藏琛,琛傳法眼文益,為法眼宗。自唐以來,五宗師資,各本自己所悟所證之理,拈出示人,接引學者,成為門庭施設,有直指令人見性者,有曲指令人見性者,有專用截斷眾流法,令人起疑自悟者,有主說破者,有主不說破者。雖各各善知識手眼不同,亦皆本自己當日證悟之理。後之悟者,得某宗大德指示印證,曰我某某宗也。今略將五家最初悟入之因緣,及門庭施設法則,利弊之所以然,分述於下,以供世之關心祖道者研究焉。
|
目次 | 溈仰宗 365 雲門宗 367 法眼宗 368 洞曹宗 370 臨濟宗 372 |
點閱次數 | 407 |
建檔日期 | 1998.07.22
|
更新日期 | 2018.03.29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