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梁武帝「皇帝菩薩」的理念及政策之形成基礎
作者 顏尚文 (著)=Yan, Shang-wen (au.)
出處題名 臺灣師大歷史學報=Bulletin of Historical Research
卷期n.17
出版日期1989.06.01
頁次1 - 58
出版者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出版者網址 http://www.his.ntnu.edu.tw/publish/publish.php?class=101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政教關係; 魏晉南北朝; 梁武帝; 皇帝菩薩; 建康教團; 菩薩戒法; 阿育王經; 涅槃經; 般若經
摘要自東晉偏安江南以來,王室因政權有賴於貴族支持,乃提高貴族所崇信之佛教僧侶的地位,造成往後的南朝政治,長久以來皆處在皇帝、貴族、沙門鼎足而三的形勢。本文即論述:南朝自梁武帝即位 (502) 後,有鑒於北朝胡人君主推行「皇帝即如來」之政策,有效主導統合社會各方勢力,乃如何有意識地意圖打破南朝政教分立的傳統,而制定一連串政教結合的政策。
作者指出:梁武帝在甫即位的天監年間(502-519) 便致力於塑造自己為「奉佛天子」:(一) 他選擇四月八日佛誕日作為登基典禮的日子; (二) 致力寺院的修築,贊助教團弘法; (三) 除自身研究佛教義理外,並禮聘教界教、禪、律、神異等各科高僧,在首都地區形成一個以君主中心的「建康教團」。這些作為,都反映梁武帝企圖嬴得僧侶的敬重,取得領導教團的地位,乃進而在天監十八年,提出「皇帝菩薩」的名號。
其次,作者論述:梁武帝「皇帝菩薩」理念是建立在深厚的佛教經,律的基礎之上. 為數眾多的「建康教團」成員致力從事 (1)佛典的重編,翻譯與注疏; (2) 編纂佛教類書,使佛教普及化; (3) 透過整理律藏,尤其是《在家出家受菩薩戒法》的制定,使教團及在家佛徒有所遵循; (4) 最後,翻譯《阿育王經》,以之作為佛教王國的典範,並立於高層義理的判教上,建立由《般若》至《涅槃》的因果關聯。這些政教結合的政策,使梁武帝在天監年間,打破了東晉以來「沙門不敬王者」的傳統格局,而令南朝君主獲得對佛教宣化和闡釋的領導權。
ISSN03019667 (P); 03019667 (E)
點閱次數443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23.10.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245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