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早期中國佛教的大乘小乘觀
作者 周伯戡
出處題名 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Bulletin of the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卷期n.38
出版日期1990.12
頁次235 - 271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文學院
出版者網址 http://www.press.ntu.edu.tw/index.asp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鳩摩羅什; 中國佛教; 格義佛教; 大乘; 小乘; 玄學
摘要此論文檢驗早期中國佛教獨特的大乘小乘觀及鳩摩羅什的譯經對中國佛教徒了解印度佛教宗派所做的貢獻。早期中國大乘佛教思想是由有部的禪觀和般若思想所構成。由於它受四個因素的影響,所以它與印度大乘佛教思想在教義上並不相合。
(1)早期的中國般若思想深受玄學影響。
(2)早期佛典的漢譯並不精確。
(3)此時期的般若經屬於早期印度大乘佛教的作品。此時大乘佛教在印度佛教中力量並不強盛,尚未用「小乘」這字眼攻擊傳統的部派佛教。
(4)大乘佛教的理論作品如《中論》大約完成在四世紀初,並未被介紹進中國。
因此早期中國佛教受中國本土思想的影響大於印度大乘佛教的本身,習慣上被稱為「格義」佛教。在格義的影響下,早期中國大乘佛教著於玄學的「有」「無」實有觀念。「小乘」也不是梵文原意「低劣的教義」,而是與中國小學比附,意為「基礎的教義」。這個錯誤直到羅什譯經後才得到糾正,使中國佛教從格義進入判教的新階段。
ISSN10152687 (P)
研究類別建築-塔
研究時代南北朝-北朝
研究地點中國
點閱次數949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7.08.1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248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