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楊惠南 (著)=楊惠男 (au.)
|
出處題名 |
鵝湖月刊=Legein Monthly
|
卷期 | n.122 |
出版日期 | 1985.08 |
頁次 | 33 - 40 |
出版者 | 鵝湖月刊社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oehu.org.tw/Oehu.htm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禪宗=Zen Buddhism=Zazen Buddhism; 中國佛教=Chinese Buddhism |
摘要 | 第二節 佛性的中心思想(下) 「佛性」的第一個思想,——「眾生皆可成佛」,已如前文所說。「佛性」的第二個思想,——「佛性」即是「真我」,是緊接著我們所要討論的主題。 「佛性」即是「真我」,是《涅槃經》所明確說到的。《涅槃經》卷七說:「我者,即是如來藏義。一切眾生悉有佛性,即是我義。如是我義,從本已來,常為無量煩惱所覆,是故眾生不能得見。」經文還說,如果堅決主張「無我」,那是「四倒」中的「第三顛倒」:
無我,我想;我,無我想;是名顛倒。世間之人,亦說有我;佛法之中,亦說有我。世間之人雖說有我,無有佛性;是則名為於無我中,而生我想。是名顛倒。佛法有我,即是佛性。世間之人說佛法無我,是名我中生無我想。若言佛法必定無我,是故如來諸弟子修習無我,名為顛倒。是名第三顛倒。 「無我」,是原始佛教聖典——《阿含經》中的主要教理之一,但在《涅槃經》中卻被斥為「(第三)顛倒」。那麼,為什麼釋迦佛要在《阿含經》中,宣說「無我」的道理呢?《涅槃經》解釋說:「……眾生佛性亦復如是,常為一切煩惱所覆,不可得見。是故我(釋迦)說眾生無我。」這是說,因為眾生的佛性被煩惱所覆蓋了,所以稱為「無我」。這種意義的「我」,還是「佛性」的意思。而「無我」,並不是沒有「佛性」,而是「佛性」暫時為煩惱覆蓋的意思。
像《涅槃經》這樣的「我見」,是許多「如來藏系」的印度經典,所共同主張的。例如,《勝鬘經》說:「或有眾生信佛語故,起常想、樂想、我想、淨想,非顛倒見,是名正見。何以故?如來法身,是常波羅蜜、樂波羅蜜、我波羅蜜、淨波羅蜜。於佛法身作是見者,是名正見。」而唐譯七卷本的《楞伽經》也說:「寧起我見,如須彌山;不起空見,懷增上慢!」可見,「我見」是如來藏系經典的共同主張。
受到「如來藏」系經典之深遠影響的中國禪,也處處顯露出開發「佛性」、尋找「真我」的特色。就拿《壇經》來說,再三強調「見性」(見到「佛性」,亦即「真如本性」):「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觀照,於一切法不取不捨,即是見性成佛道。」又說:「不悟,即佛是眾生;一念悟時,眾生是佛。故知萬法盡在自心,何不從自心中,頓見真如本性?」這些經文都告訴我人,佛性或「真如本性」,是我人內心中的「真我」。見到,(亦即澈底體悟、認識到)這一「真我」的人,即能成就佛道。唐以後,禪師們更以各種象徵或比喻,來表達這種開發「佛性」、尋找「真我」的思想。例如,《傳燈錄》就曾經記載洞山良價禪師與一個小徒弟之間的一段對話:
|
目次 | 第一章 般若與佛性 33 第二節 佛性的中心思想(下)33 |
ISSN | 18133738 (P) |
點閱次數 | 642 |
建檔日期 | 1998.07.22 |
更新日期 | 2020.02.04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