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曹洞宗的五位宗旨研究
作者 陳榮波
出版日期1973.06
出版者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研究所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國立臺灣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巴壺天;趙天儀
畢業年度62
關鍵詞臨濟宗=The Lin-chi Zen Buddhism; 禪宗=Zazen Buddhism=Zen Buddhism=Son Buddhism=Chan Buddhism; 溈仰宗; 雲門宗=The Cloud-Gate Zong; 曹洞宗=Soto Zen Buddhism; 法眼宗; 其他; 三摩地=三昧=Samadhi
摘要禪學是一門探討「明心見性」的學問。目前歐美各國對此門學問發生很大的興趣,這可說是受到日本人鈴木大拙介紹的影響。禪學是以中國禪宗為其主要研究範圍。然而,我們對自己的文化遺產不去加以發揚光大,竟然讓外國人來大談我們的文化,真令人感到慚愧。這是我寫此篇論文的動機,同時是我寫禪宗的最大嚐試。禪宗傳到現在為止,只存有曹洞和臨濟二宗。其中,尤其是曹洞宗的五位最具有哲學思辯的價值。我想從曹洞宗來透視禪宗的真正面目,使禪學能夠大大地推展開來,以賡續我國的優良的固有文化。
  現在,我儘量用淺近的口語來表達其難懂的文字(語錄),同時寫一些有歷史價值而鈴木大拙沒有寫過的東西。假如能引起大家研究的興趣與深刻的探討,這是我寫此篇論文的最主要目的。全書共分為六章:
  第一章緒論是以曹洞宗的時代背景、禪宗語言特性以及我們應如何研究、所應具有的態度為主。
  第二章是闡述曹洞宗所揭櫫「五位」的思想來源(石頭遷參同契和雲嚴晟寶鏡三昧),以及他們的思想內容如何影響曹洞宗的思想理論系統。
  第三章把曹洞宗各種五位(五位正偏、五位君臣、五位王子)以及與五位有關的四賓主、四藏鋒、四轉功位、四借、三句等儘量闡述出來,以顯示其意義與作用。
  第四章是專述曹洞五位具有一種西方哲學的辯證程序之性能以及比較其異同。
  第五章以宗旨和宗風二方面,來比較曹洞五位宗旨與臨濟等其他四宗之異同。
  最後第六章論及曹洞宗法系之發展,並提出它的特色與價

目次一. 緒論
(一)禪的流變
1. 禪與禪宗
2. 禪宗的起源
3. 中國禪的前身
4. 禪宗的要義
5. 禪宗的派別
(二)禪宗興起的時代背景
(三)禪宗語言的特性
1. 機鋒性
2. 象徵性
3. 否定性
4. 層次性
5. 代替性
(四)研究禪宗學應有的態度
二. 五位溯源
(一)前言
(二)石頭遷參同契
(三)雲巖晟寶鏡三昧
(四)洞山价與曹山寂的悟道經過
三. 各種五位之探討
(一)五位辨誤
1. 洪覺範的看法
2. 永覺元賢的看法
3. 荊溪釋行策的看法
(二)五位正偏
(三)五位君臣
(四)五位功勳
(五)五位王子
(六)其他與五位有關者
1. 四賓主
2. 四轉功位
3. 四藏鋒
4. 三句
5. 四借
四. 五位的辯證法
(一)辯證法的意義
(二)五位辯證法的內涵
(三)五位與禪宗三關
五. 曹洞宗與臨濟等其他四宗的比較
(一)宗旨比較
1. 曹洞宗
2. 臨濟宗
3. 溈仰宗
4. 雲門宗
5. 法眼宗
(二)宗風比較
六. 結論
(一)曹洞宗法系的發展
(二)從超越性看曹洞宗的思想特色
(三)結語


點閱次數736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5.07.1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343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