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善導大師之研究
作者 王美惠
出版日期1989.06
出版者私立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一般史組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史學研究所一般史組
指導教授陳清香
畢業年度77
關鍵詞觀無量壽佛經=觀經=觀無量壽經=Sutra of Contemplation on the Buddha of Unlimited; 變相=經變=變繪=佛經變相=Buddhist Stories in Pictures=Metamorphoses of Sutras=Metamorphic Images of Sutras; 寫經=抄經=To Copy the Scriptures; 傳記=Biography; 善導大師=Shandao Dashi; 造像=To Make an Image; 淨土教; 淨土=Pure Land; 佈教; 佛教; 佛; 考證
摘要  淨土教是信仰諸佛及其淨土之存在,現生蒙佛的慈悲攝護,死後期往生淨土,大乘佛教之一派。在諸大乘經論中,雖然說明了十方世界有無量的諸佛,各各安住其淨土教化眾生,但是一般較為人們所熟知,有東方的阿佛土,西方的彌陀淨土,兜率天的彌勒淨土,其中阿彌陀佛的西方淨土最具影響力,因此,目前研究中國的淨土思想,以彌陀淨土為主要的課題。
  早期中國的淨土思想,雖然可以追溯到東晉慧遠大師的結社念佛,但是當時依《般舟三昧經》,以念佛三昧,見佛往生為要,這與後世提倡的口稱彌陀名號不同。中國淨土宗的開創者,以北魏曇鸞為代表,曇鸞注解世親之「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兼依龍樹《十住毘婆沙論》之難、易二道,主張彌陀他力本願說,始闡明淨土立教之本義。隋唐之際,淨土經典研究盛行,呈現蘭菊競美之觀,然而攝論諸師,以「觀經」凡夫往生,為「別時意」之說,這對淨土的弘通有不少的妨礙,至道綽、善導的出世,繼曇鸞之教旨,強調彌陀本願力,又鼓吹末法思想,主張時教相應之重要,特別是善導,以古今楷定之氣概,作「觀經疏」,論破諸師之立義,穩固淨土教義的基礎。本文以善導作為研究的對象,除了瞭解其淨土思想之外,並且以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勾勒出初唐淨土信仰的面貌。
目次一. 善導的時代背景
 (一)李唐立國政策與佛,道之關係
  1. 「關中本位政策」的建立與破壞
  2. 立國政策下佛,道之交涉
 (二)高宗,武后時代長安佛教
 (三)淨土教的興起
二. 善導的生涯
 (一)傳記資料的檢討
 (二)善導事蹟的考證
 (三)人際關係的譜系
三. 善導著述與「觀經疏」的研究
 (一)善導著述的內容與態度
 (二)隋唐諸師「觀經」的研究
 (三)善導「觀經疏」的特色
四. 善導的宗教禮讚
 (一)禮讚興起的背景
 (二)禮讚的形式與內容
 (三)善導禮讚的特色
五. 善導的社會教化活動
 (一)長安佈教的情景
 (二)寫經與淨土變相
 (三)造像記反映的淨土信仰
六. 結論
點閱次數907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5.10.2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351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