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陀的綸音
作者 程慧餘
出版日期1972
出版者華嚴蓮社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轉法輪=To turn the dharma-cakra=To turn the wheel of dharma; 福報=福田=功德=Virtue=Merit; 僧團=叢林=Monastic Community=Buddhist Community; 僧伽=sajgha; 提婆=Aryadeva=Phags-pa-lha; 婆羅門教=Brahmanism; 涅槃=無為法=asamkrta-dharma; 涅槃=Parinibbana=Nibbana=Nirvana; 冥契經驗=神秘經驗=神通=Miraculous Power; 苦行=Ascetic Practices=Asceticism=Duskara-carya; 苦; 舍利弗=Sariputta; 法輪; 法界=Dharmadhatu; 戒經=Patimokkha; 佛教; 佛陀=Gautama Buddha; 佛; 目犍連=Moggallana; 比丘=Buddhist Monk=Bhiksu=Bhikkhu; 尸羅=戒=command=Precept=sila=morality=rule=discipline=prohibition; 三法印=Three Dharma Seals
目次一、緒言
二、悉達多太子成佛
1. 佛的誕生
2. 生活的枷鎖
3. 三苦
4. 佛陀棄家
5. 頻婆沙羅王
6. 佛陀覓道
7. 苦行林
8. 惡魔--魔羅
9. 悟道
10. 初轉法輪
11. 梵天請求
三、法界實相
1. 優婆迦
2. 波羅奈國說法
3. 僧伽
4. 波羅奈國的青年--耶舍
5. 迦葉
6. 王舍城說法
7. 國王的供品
8. 舍利弗和目犍連
9. 阿那達頻帝迦
10. 慈悲
11. 祇陀凡那
12. 三法印和無生
13. 佛陀的父親
14. 耶輸陀羅
15. 羅睺羅
四、佛教的統一
1. 醫生吉發卡
2. 佛的父母證涅槃
3. 婦女准入僧團
4. 比丘對女色戒
5. 毘舍佉
6. 優婆薩陀(齋戒日)和波羅提木叉(戒經)
7. 分派
8. 重歸和諧
9. 比丘被申斥
10. 提婆達多
11. 名和色
12. 目的
13. 禁止神通
14. 世俗的虛妄
15. 秘密與公開
16. 滅苦
17. 十戒
18. 弘法者的任務
五、導師
1. 法句
2. 兩個婆羅門教徒
3. 禮敬六方
4. 辛夏問滅
5. 所有存在屬於精神的
6. 同和異
7. 佛無所不在
8. 一性一法一涅槃
9. 訓羅睺羅
10. 戒惡口
11. 佛答梵天
12. 訓詞
13. 阿彌陀
14. 有教無類
六、寓言和故事
1. 寓言
2. 寡婦的兩文錢和三個商人的寓言
3. 盲人
4. 走失的兒子
5. 愚笨的魚
6. 智勝殘鶴
7. 四種功德
8. 宇宙之光
9. 奢侈的生活
10. 福的施與
11. 不經心的愚人
12. 沙漠中的救星
13. 播種人
14. 浪人
15. 井旁少女
16. 和平使者
17. 餓狗
18. 暴君
19. 華沙維達多
20. 閻菩那答喜宴
21. 捉賊遊戲
22. 在耶瑪羅竭國
23. 芥子
24. 迫佛渡河
25. 病比丘
26. 能忍的象
七、遺教
1. 幸福之道
2. 舍利佛的信仰
3. 巴達利菩達
4. 真理的鏡子
5. 阿波婆麗
6. 佛訣別語
7. 佛宣告進入涅槃
8. 金工純陀
9. 彌勒
10. 佛入涅槃
八、結論
1. 佛的三身
2. 人類的趣旨
3. 讚佛


點閱次數474
建檔日期1998.07.22
更新日期2016.08.2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418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