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中國佛教史 第 1 卷=Chung Kuo Fo Chiao Shih, Vol. I=Zhongguo Fojiao Shi, Vol. I
作者 任繼愈 ; 黃燕生
出版日期1985.06
頁次579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版次:第1版2刷; 第1版:1981.09.
關鍵詞中國佛教史=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目次
第一章 佛教傳入以前,秦漢時期對中國社會上流行的宗教迷信和方術
第一節 五行,五德,五帝
第二節 秦漢王朝的 "五帝","太一" 的崇拜和祠祀
"五帝" 崇拜和祠祀
象征大一統的 "太一" 神
第三節 鬼神觀念
第四節 方士和神仙
第五節 卜筮
第六節 占星術
日占
月占
五星占
恒星占
星變譴告
第七節 望氣和風角
望氣
風角

第二章 佛教輸入中國
第一節 關于佛教輸入中國的一些傳說
(一) 三代以前已知佛教
(二) 周代已傳入佛教
(三) 孔子已知佛教
(四) 戰國末年傳入佛教
(五) 中國在先秦曾有阿育王寺
(六) 秦始皇時有外國僧眾來華
(七) 漢武帝時已知佛教
(八) 劉向發現佛經
第二節 佛教從印度向西域的傳播
漢與西域的交通
阿育王時期佛教的傳播
部派佛教的分布
大月氏的佛教
安息和康居的佛教
龜茲和于闐的佛教
第三節 兩漢時佛教的輸入
兩漢時西域與中國內地的往來
大月氏王使者伊存口授佛教
楚王英奉佛
關于東漢明帝感夢遣使求法說

第三章 東漢三國時期的佛教
第一節 佛教傳播的社會歷史條件
第二節 東漢末年佛教的流行和道教的創立
恒帝祠黃老,浮屠
道教的創立和《太平經》
漢譯佛教概況
苲融祠佛招徠民戶
第三節 三國時期的佛教
魏地佛教
吳地佛教
東漢三國時期的佛教造像
第四節《牟子裡惑論》及其對佛教的理解
牟子其人與其書
《牟子》的佛,道 (道家),儒一致的觀點
(一) 佛陀觀
(二) 對佛教的基本教義的理解
(三) 關于佛教僧侶的修行生活
(四) 佛教,儒家的關係
(五) 對原始道教的批判

第四章 東漢時期漢譯重要佛經剖析
第一節 安世高所傳佛教小乘禪法
佛教 "三科" 和 "五陰" 論
"十二因緣" 及其社會意義
"四諦" 論
"三十七道品" 和 "道果"
小乘禪法和 "安般守意"
第二節 支婁迦讖及其所傳的大乘般若學
支婁迦讖和 "般若" 學
般若思想在佛教發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一 -- "緣起" 論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二 -- "本無" 論
般若的基本內容之三 -- "般若漚和[=和+心]拘舍羅"
般若波羅密與大乘禪法

第五章 三國時期漢譯重要佛經剖析
第一節 為適應門閥地主階級需要的佛教理論 -- 支謙的譯述
支謙譯經中的 "佛身" 思想
《了本生死經》的內外 "緣起" 論
第二節《維摩詰經》的思想剖析
維摩詰其人
"佛國" 論
如來神
不二入法門
無言與有言
從不住本立一切法
"忍世界" 的社會意義
第三節 康僧會的佛教仁道說
第四節 彌陀淨土信仰的傳入 --《大阿彌陀經》和《無量壽經》
關于彌陀經典的翻譯
阿彌陀佛西方極樂淨土說

附錄一 東漢三國譯經目錄
附錄二 歷代佛教經錄所載三國譯經卷數
附錄三 中國佛教史大事年表 (漢,三國)
附錄四 印度佛教哲學
點閱次數691
建檔日期1998.07.22; 2002.06.2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6649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