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讀後感(下)
作者 陳平坤
出處題名 慧炬=Torch of Wisdom Monthly
卷期n.469/470
出版日期2003.08.15
頁次41 - 45
出版者慧炬雜誌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towisdom.org.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經部; 唯識; 中觀; 實有; 宗義書; 毘婆沙; 無自性; 勝義自性; 補特伽羅; 諸法性空; 藏傳佛教
摘要  日慧法師《佛教四大部派宗義講釋》閱後,本文除了抒發「感想」之外,主要則在思論四個問題:
(1)「緣起」思惟與「實有」之見可否相容?
(2)「勝義自性(有)」,意含「實有」(Reality)乃至「實體」(Substance),抑或應為「真實(truth)」之義?
(3)四大部派所修「道次第」,能否依據一定原則看待,並安排其各自的地位與意義? (4)可以根據「乘」義大、小來決定二(三)乘聖賢的果位高下嗎?
  藉由掌握日慧法師的講釋要點,同時引據經論相關說法,本文在論述中回應上列問題,得出如下「意見」:
(1)「緣起」一旦貫徹於思惟中,「實有」之義勢無成立的真實依據。
(2)作為「勝義自性」之「有」,由於實是依準聖人的智慧境界而成立,因此,應許「真實(truth)」才能切合其中確意。
(3)「以無所得行」這一原則貫徹所有對治義的修道活動,四部所教的「道次第」,或能各住其位,或可獲致相持並進的作用。
(4)大、小分乘,但有「方便」之義,卻不能據以陟降各乘行人的果證上下;因為,非己境界的緣故。
  本文最後則揣測法師講述四部宗義之用心,歸在希望藉此講述以引導學人通教明義、入修佛道;其中,或亦寓有合會三部宗義歸於中觀根本見地一主意:即以此作結,並奉請高明賜正。
目次三、「修道次第」的根本和枝末
四、「乘」之大小與果證高下
肆、結語
註釋
點閱次數1313
建檔日期2003.10.24
更新日期2017.12.1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7086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