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楊郁文 (著)=Yang, Yu-wen (au.)
出處題名
由人間佛法透視緣起, 我, 無我, 空
出版日期 2000.08.10
頁次 111 - 152
出版者 甘露道出版社
資料類型 專題研究論文=Research Paper
使用語言 中文=Chinese
附註項 本論文原發表於:《中華佛學學報》 第三期, pp.1-23 (1980年4月); 修訂於:1999年9月30日.
關鍵詞 十八愛行; 百八愛行; 愛我執; 見我執; 我有; 我無; 我欲; 我爾; 我異; 經典音寫; 經典句讀
摘要 內,外「十八愛行」 (引申為「百八愛行」) 是《聖典》綜合種種「我,我所見」之一種型式; 方便了解「我,我所」不同之妄執,邪見. 漢譯大正本《雜. 984 經》「十八愛行 (從內起)」《經》文,明顯地有錯字,漏字,致使後人很難正確地句讀,解義; P. T. S. 版《增支部 A. 4,199 經》用巴利語代代傳誦,再寫音而成的「手抄本」,改成羅馬字 (音寫) 亦不免錯失; 並且由于「連聲 (sandhi)」帶來字音轉化,使尚未了解經義者更難於分解《經》文. 本文乃根據南,北傳之《經》,《論》,將「十八愛行」之法說,試作錯失之補正,見 <本文 p.120 § 二之 (三) 及 (四)>; 其次,對「十八愛行」釋義 見 <本文 p.122 § 三之 (一) 至 (十九)>; 最後,討論諸有關事項 見 <本文 p.129 § 四之 (一) 至 (十)>. 目的在使讀者發掘「我見,我所見」之假相; 把握「無我」的實相,住「無我想」心離「我慢」,順得「涅槃」.
目次 一. 前言 (一) 愛行導引有情生死 (二) 十八愛行 有待商榷 (三) 本文旨趣 二. 法說 (一) 雜阿含經 原文 (二) 增支部經 原文 (三) 雜阿含經 擬補正之 經文 (四) 增支部經 擬修正之 經文 三. 釋義 (一) 「有我故; 有※,※...※」 = "Asmii ti sati:※ hoti,※...※ hoti." (二) 「[有]我 欲.」 = "Itth'asmi ti hoti." (三) 「[有]我爾.」 = "Ev'asmii ti hoti." (四) 「[有]我 異.」 = "A~n~nath'asmi ti hoti." (五) 「[有]我有.」 = "As'asmii ti hoti." (六) 「[有]我無.」 = "Sat-asmii ti hoti." (七) 「[有]我當.」 = "Siyan ti hoti." (八) 「[有]我不當.」 =() (九) 「[有]我當欲.」 = "Ittha^m siyan ti hoti." (十) 「[有]我當爾.」 = "Eva^m siyan ti hoti." (十一) 「[有]我當異.」 = "A~n~nathaa siyan ti hoti." (十二) 「[有]或我.」 = "Api'ham siyan ti hoti." (十三) 「[有]或欲我.」 = "Api'ham ittha^m siyanti hoti." (十四) 「[有]或爾我.」 = "Api'ham eve^m siyan ti hoti." (十五) 「[有]或異我.」 = "Api'ham a~n~natha siyan ti hoti." (十六) 「[有]或然.」 = "Bhavissan ti hoti." (十七) 「[有]或欲然.」 = "Ittha^m bhavissan ti hoti." (十八) 「[有]或爾然.」 = "Evam bhavissan ti hoti." (十九) 「[有]或異然.」 = "A~n~nathaa bhavissan ti hoti." 四. 論義 (一) 有關巴利語 寫經 (二) 有關 漢譯佛經 (三)《增支部 A. 4,199 經》十八愛行從內起《經》文修正理由 1. 'santi' 改為 'siyan ti' 2. 'api' 或 'api ha' 改為 'api'ha^m' 3. 'bhavissanti' 寫成 'bhavissan ti' (四) 其他 愛行 (五)《相應部》之契經 結集種種愛行 (六)《雜.1168 經》以譬喻 (upamaa) 結集 種種愛行 (七) 漢,日,英譯 十八愛行 1. 漢譯 2. 日譯 3. 英譯 4. 以 P. T. S. 版《增支部 A. 4,199 經》為主 比對「十八愛行之列舉次序」 5. 十八愛行 原義 6. 三本漢譯,遵守一定的原則,對 十八愛行的關鍵字,進行翻譯. 7. 英譯及日譯本 並無一定限制. (八)《論典》對十八愛行作種種對法分別 1.《分別論》第十七品作如下之:「對法分別」 2.《俱舍論》分別智品 (玄奘法師譯本) 3.《瑜伽師地論》卷九十五攝事分中契經事 (九) 愛行有關之巴利語義 1.《原始佛教聖典》出現的「我」 2. 如 <本文 6 節> 所列,語根 √as 與 √bhuu 在漢譯遵循一定原則譯出. 可是,「有,然,得,別有」等字義,並非容易把握. 嘗試 說明之 3. "As'asmii ti" 與 "Sat-asmii ti" 兩愛行的語義 五. 「十八愛行」列表 歸納 (一)《雜阿含經》十八愛行 表解 (二)《增支部經》十八愛行 表解 (三)《俱舍論》十八愛行 表解 (四)《瑜伽師地論》配對《雜阿含經》十八愛行 表解 六. 結語
ISBN 9579789916
點閱次數 715
建檔日期 2002.10.29
更新日期 2016.07.2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