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高昌三碑略考
作者 池田温 (著)=Ikeda, On (au.) ; 謝重光
出處題名 敦煌學輯刊=Journal of Dunhuang Studies
卷期v.1988 n.1/2
出版日期1988
頁次146 - 161
出版者蘭州大學敦煌學研究所敦煌學輯刊編輯部
出版者網址 http://dhxyjs.lzu.edu.cn/
出版地蘭州, 中國 [Lanzhou,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高昌國; 大谷探險隊; 東西交通; 新疆吐魯番; 漢文文書; 出土資料; 古代文化; 大且渠; 高昌王; 德碑
摘要新疆吐魯番盆地是歷史上著名的綠洲, 地當東西交通要道,一也是各民族交流和爭奪的焦點。但是最重要的是, 本世紀初葉, 以普魯士探險 隊為首, 相繼有斯坦因、鄂登堡,大谷探險隊等在這裡發現了大量的古文物, 使它作為文化遺產的寶庫而聞名於世。近年來,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考古學者的調查發掘的展開, 包括大量漢文文書在內的更加豐富的文物不斷昭示於眾, 對於研究中亞的古代文化來說, 稱此盆地居於首要地位是一點不過分的。在對這些 出土資料進行研究時, 以之與正史中以《高昌傳》為代表的傳世文獻互相對照當然是必要的, 但不言而喻, 在當地的文字資料中, 保留著原來面貌的石刻一類材料起著重大作用。就這個地區的金石文字而言, 以數以百計的古磚為主體的墓志群是其主要代表, 黃文弼、白須淨真氏等人通過對這些墓誌群的研究, 對當地的歷史研究作出了很大的貢獻。相反, 對於石刻中最重 要遺物的三塊造寺碑, 縱說很早就有不少專家加以研究, 不幸的是, 原物由於戰火及其他原因, 似已毀失, 要加以綜合的考察有很大的障礙。但在研究五、六世紀的北涼、高呂史時, 要借助這三塊碑之處可說足相當大的。大家期望對已有的研究成果加以整理, 並以便於普遍用的形式提供碑文,傅能對今後的吐魯番研究作出貢獻。本稿限於篇幅, 無暇對全文進行釋讀註解, 只超劉原文加以移錄、標點, 並就有關理解 三碑 的基 本事 項作粗略的一瞥, 希圖成為今後詳考的前提。
ISSN10016252 (P); 10016252 (E)
研究類別文獻資料
研究地點新彊(吐魯番)
點閱次數412
建檔日期1998.04.28
更新日期2018.01.19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9111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