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月稱對於瑜伽行派的阿賴耶識思想的批判之研究--試以《攝大乘論》的〈所知依章〉 以及《入中論善顯密意疏》為解釋線索
作者 曹志成
出處題名 國際佛學研究=The Annual of International Buddhistic Studies
卷期n.1
出版日期1991.12
頁次225 - 249
出版者靈鷲山般若文教基金會國際佛學研究中心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月稱; 瑜伽行派; 阿賴耶識; 中觀應成派; 緣起; 入中論
摘要「緣起」思想是佛教的中心思想,瑜伽行派 (唯識學)
與中觀應成派皆分別以阿賴耶識緣起,三性思想與「緣起性
空,性空緣起」思想來重新詮釋佛陀證悟「緣起實相」之本
懷. 當然,瑜伽行派的阿賴耶識思想並不是突然形成了,它
是瑜伽行者綜合部派佛教的「細意識說」及經量部的「種
子說」兩大思想所形成的新思想. 換言之,經量部的種子依
「細心相續」而生果的說法,實啟發了瑜伽行派以「阿賴耶
識為所熏處」之看法.

然而,阿賴耶識思想的真正建立,要到《攝大乘論》<
所知依章> 才獲得完整的說明與論證.《攝大乘論》<所知
依章> 是以八種理證來證明阿賴耶識之存在,其中包括三種
論證方向-- (1) 雜染法的因果法則與業報原理須依阿賴耶識
而成立; (2) 一期生命相續不已之維持亦須依阿賴耶識而成
立; (3) 修行過程之成立. 至於,阿賴耶識思想的基本特徵則
是「所熏的能生」的「阿賴耶識」與「能熏的所生」的「雜
染諸法」之關係乃「同時因果」之關係. 換言之,阿賴耶識
的因果關係表現為以「現行法」為中心的「三法同時」的因
果關係--也就是說,在阿賴耶識中的每一剎那都含有「種生
現,現熏種」的「三法同時」之關係. 然而,我們仍要進一
步探問:每一剎那和另一剎那間的關係為何呢? 是個有
自相的「自,他關係」呢? 還是個無自相的自,他互相開
放的關係呢? 前者是瑜伽行唯識學阿賴耶識緣起之看法,後
者則是中觀應成派的基本立場.

根據中觀應成派 (尤其是月稱的《入中論》的「緣起性
空」的立場來看,則認為「既使沒阿賴耶識」,「業亦能
生果」,換言之,由於「業」並不是以「自性滅」,所以,
當第一剎那於第二剎那謝滅 (不在場) 時,能引生後一剎那
之生 (在). 這也就是說,剎那與剎那間的關係實乃一種
「走出自己」的時間化運動之關係. 此思想實有近於後結構
主義大家德希德 (Derrida) 解構思想處. 此亦開啟了比
較哲學的一些新課題,值得我們繼續深入探討.
點閱次數907
建檔日期1998.04.28
更新日期2023.11.14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295729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