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釋繼夢
|
出版日期 | 2002.03 |
頁次 | 196 |
出版者 | 空庭書苑 |
出版地 | 高雄市, 臺灣 [Kaohsiung shih, Taiwan]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普賢; 阿彌陀佛=Amitaba Buddha=Amida Buddha; 法界=Dharmadhatu; 佛; 自性=Svabhava; 尼陀那=因緣=Nidana; 文殊 |
摘要 | 什麼是「三聖圓融」? 不管是華嚴或娑婆三聖,西方或東方三聖,一般人都將祂們擬人化了. 結果,三聖變成了分開三個,讓人高高供起來拜的那三尊. 其實從本質來看,三聖既不是「三」,也不是指那些外在形象,它只有個--即間的佛,我們內在至高的圓滿性德. 它是種境界,超越一般心緣相和語言相. 為讓你了解,故托二聖為表法,分為兩大因緣條件來說明. 以華嚴三聖來講,文殊表「信. 解. 智」,普賢表「理. 行. 體」. 文殊表能證的大智慧,普賢表所證的法界體性. 二聖性德各自圓融後,再進一步交融,圓滿我們的自性海,成就如來果德. 換句話說,當普賢融入文殊時,就是毘遮那佛觀世音與大勢至菩薩交融一體,即為阿彌陀佛. 日常生活中,任何所言所行,我們都可一再持續地融入普賢. 文殊,這理. 智二門內,可自他圓融. 物我圓融...種種法門,擴大融通,重重無盡. 原經文分為三卷,本書亦按經文別為三冊出版 《自性啟航》.《航向薩婆若海》.《如來出現》,祈願讀者循此,找到自己的如來! |
ISBN | 9573067153 |
點閱次數 | 462 |
建檔日期 | 2004.01.16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