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周齊
|
出處題名 |
齊魯學刊=Qilu Journal
|
卷期 | n.6 |
出版日期 | 1983 |
頁次 | 26 - 29 |
出版者 | 曲阜師範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qfnu.edu.cn/
|
出版地 | 曲阜, 中國 [Qufu,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出自王雷泉編 《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 |
關鍵詞 |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僧肇; 佛教; 唯心主義; 羅什; 中觀; 認識主體; 釋教; 唯心論; 《般若無知論》; 般若 |
摘要 | <正> 僧肇是魏晉時期一位重要的佛學家。他的主要著作是《肇論》,言簡意賅,其佛學理論水平達到了較為精巧圓滑的程度。現在僅就其中的《般若無知論》略作分析。一、《般若無知論》的主旨《般若無知論》在《肇論》中有相對獨立的地位。《物不遷論》、《不真空論》所論證的是萬物不動,世界虛無。《般若無知論》則是論證“般若”即佛教最高的智慧,為無所知、無所見。《高僧傳》說,僧肇隨鳩摩羅什之后“所悟益多”,他所著《般若無知論》,深受鳩摩羅什的稱贊,曾譽為“解空第一”。高僧慧遠也嘆為“未嘗有也”。可見,此論具
|
目次 | 一、《般若無知論》的主旨 26 二、《般若無知論》對認識過程諸方面的探索 27 三、《般若無知論》的辯證法因素及其歸宿 28
|
ISSN | 1001022X (P) |
點閱次數 | 694 |
建檔日期 | 1998.04.28
|
更新日期 | 2020.05.2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