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 |
呂有祥
;
蕭萊父
|
出處題名 |
佛教文化=The Culture of Buddhism=Buddhist Culture
|
卷期 | n.1 |
出版日期 | 1989.12 |
頁次 | 25 - 31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協會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chinabuddhism.com.cn/web/index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出自王雷泉編 《中國大陸宗教文章索引》. |
關鍵詞 | 慧能; 佛教宗派; 臨濟宗; 印度佛教; 後期禪宗; 中國化; 經濟文化; 傳入中國; 南嶽懷讓; 由盛轉衰 |
摘要 | 印度佛教傳入中國,經過兩種異質文化的衝突和涵化,歷時近千年,終於融入中華文化的浩浩長流,滲進民族精神生活的許多層面,成為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部分.隋唐統一,經濟文化空前繁榮,佛教也經過長期譯介、研究而進入消化、融會時期.以寺院經濟為基石,以師徒承傳為紐帶,以印度佛教某部經論為依託,相繼形成了具有中國思想特色的佛教宗派.在眾多佛教宗派中,禪宗創立較晚,但後來居上.當中唐以後,一方面由於唐帝國的衰落,佛教各宗以其與世俗政權的利益矛盾,而失去了皇權的支持和依存的經濟基礎;另一方面,由於佛教各宗理論自身的繁瑣化,而喪失了活力,開始由盛轉衰.這時,禪宗以大膽"革新"佛教教 |
ISSN | 10042881 (P) |
點閱次數 | 421 |
建檔日期 | 1998.04.28
|
更新日期 | 2018.05.3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