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山東青州龍興寺出土佛教造像展》圖錄
作者 香港藝術館
出版日期2001.01
頁次343
出版者香港藝術館=Hong Kong Museum of Art
出版者網址 http://www.lcsd.gov.hk/CE/Museum/Arts/
出版地九龍, 香港, 中國 [Kowloon, Hong Ko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彩圖 207幅
關鍵詞山東佛教; 青州造像; 佛像; 法難; 佛教藝術=Buddhist Art; 宋代佛教=Sung Buddhism; 中國佛教史=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摘要內含四篇文章:
1.曾柱昭〈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出土佛教造像〉
概述佛教傳入國的過程、三武滅法等。在述及青州造像部分,認為青州在北魏時期,受陸探微繪畫「秀骨清相」的影響,東魏則是南朝梁畫師張僧繇「得其肉」的餘韻,而北齊造像則為追求曹不興「曹衣出水」的結果。惜本文論述均未提出具體作品為例證,對以上幾家的繪畫特色,也未多做介紹。

2.王瑞霞、周麟麟〈龍興寺遺址出土北齊圓雕佛造像類型分析〉
將佛造像依服裝表現技法,分為四型:
Ⅰ型、陰刻線式衣紋,
Ⅱ型、浮雕式衣紋,
Ⅲ型、彩繪衣紋,
Ⅳ型、素身像,
這種分類方式不顧服裝形式(如通肩袈裟、袒右肩袈裟,或領口於胸前外翻式),僅著眼於袈裟表面衣紋的雕造技法。結果,使造型極近似的造像被歸入不同類型,如圖81、圖82分別被歸入Ⅱ型浮雕式與Ⅰ型陰刻線式。而造型上大異其趣的造像,如圖76、圖82,卻因都用陰刻技法,而同被納入Ⅰ型。此分類標準,未能掌握造像形式的巨大變化 A 裝類型,僅處理細節問題,筆者認為背離了考古類型學的分析原則。若以此標準,則難以處理複雜的菩薩造像類型分析。

3.孫新生〈試論青州龍興寺窖藏佛像被毀的時間和原因〉
認為龍興寺造像被毀,乃是宋徽宗崇奉道教的結果,此文原載於《中國歷史博物館刊》。

4.夏名采〈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的藝術特色〉。
ISBN9622151736 (精)
點閱次數518
建檔日期2004.0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2447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