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藝術
作者 王華慶
出版日期1999.01
頁次193
出版者山東美術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sdmspub.com/
出版地濟南, 中國 [Chinan,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山東佛教; 青州造像; 佛像; 佛教藝術=Buddhist Art; 法難; 中國佛教史=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摘要1996年10月,在山東青州龍興寺遺址,發現了窖藏的大批佛教造像。這批造像數量大、種類繁多,雕造精美,彩繪富麗。故出土後就引起轟動,受到海內外新聞媒體廣泛關注,引起學術、宗教、藝術與社會各界的高度興趣,並被評為1996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龍興寺遺址發現的佛教造像,有陶、鐵、泥、木與石雕,然以石雕居主,且以青州所出石灰岩為最多。造像總數約達400餘尊,時代跨越從北魏至北宋,具明確年代刻銘者,有北魏永安二年(西元529年),與北宋天聖四年(西元1026年)等作品。但以北朝作品為多數,即以北魏晚期到東魏、北齊時代之作為主流。龍興寺北朝作品,鏤刻精妙,工藝特出,雖然經過毀法時破壞,但仍可見出其時佛像造型的豐富多樣與時代特徵。
更極為珍貴的是:佛像多數保存了表面的繪彩貼金,使今人得睹當時雕刻作品,均有富麗彩繪的真實面貌。南北朝時,佛教已深入廣被中國社會,窟像寺塔,興建無已。無論石雕刻、泥塑作,均塑彩貼金,詳備繪藝,以供瞻拜。而石雕佛像未經埋藏者,色繪早已脫盡,唯龍興寺遺址窖藏,仍有成批作品留有彩色與金箔,彌足珍貴。龍興寺佛像中還有數件盧舍那法界之像,在佛身上不是裝繪袈裟膚色,而是施以繪畫,有精美細妙的說法、飛天、胡人、地獄類圖像,是將繪畫、雕造兩大藝術形式結合於一身。
這種特殊造像,體現了佛教中"法界"現於佛身之觀念,又在藝術形態上出新創異,非常值得尊拜與欣賞。龍興寺佛像,造型樣式豐富,體現了北魏後期,從秀像寬衣至薄衣顯體像型的變化,衣飾中既有稠疊密集,也有幾無紋褶之潔淨透體之作。這種佛像造型體現了畫史上著名的"曹衣出水"樣式,是北齊同南朝交往,更是北齊與新疆古龜茲國佛教藝術交流,汲收印度笈多朝馬土臘、鹿野苑派藝術風貌的結果。龍興寺的菩薩造像,亦極豐麗,裝飾繁多,瓔珠懸挂,環帶佩飾,亭亭玉立。造像中的飛天伎樂,奉持樂器,翱翔淩空的姿態十分突出。背光上刻琢的螭龍,倒懸而立,展尾伸爪,口中吐出花蕾荷葉,曲成蓮台,以承脅侍菩薩,很有特色。
對龍興寺窖藏佛教造像的介紹,雖有些報刊雜誌及圖冊,但範圍有限,圖片很少。本書是第一本全面介紹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的大型畫冊,選刊的造像在百餘件以上,還有不少精美造像的細節局部,彩圖版可達二百餘幅。圖冊中還有專家學者撰寫的說明文字,更為精良的圖片增色。故透過本圖冊,即可全面瞭解與掌握,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藝術的面貌。
目次1.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
2. 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的藝術特色
3. 背屏式佛三尊造像
4. 背光式佛三尊像
5. 佛造像
6. 盧舍那法界中人像
7. 菩薩造像
8. 羅漢、天王、力士\飛天\龍造像
點閱次數317
建檔日期2004.03
更新日期2020.12.10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24475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