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作者 |
張勇=Chang, Yung
|
出版日期 | 1999 |
出版者 | 法鼓文化出版社=Dharma Drum Culture |
出版者網址 |
http://www.ddc.com.tw
|
出版地 | 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
叢書名 | 中華佛學研究所論叢系列 |
叢書號 | 19 |
資料類型 | 書籍=Book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關鍵詞 | 懺悔=消業=懺摩=Ksamayati=Ksama; 聲聞; 禪宗=Zazen Buddhism=Zen Buddhism=Son Buddhism=Chan Buddhism; 數息觀=觀呼吸=隨息觀=安那般那=Anapana-sati=Mindfulness of Breathing; 疑經=Buddhist Apocrypha=Suspicious Scripture; 漸悟=Gradual Understanding=Gradual Enlightenment; 頓悟=Immediate Enlightenment=Immediate Understanding; 傳記=Biography; 菩薩道=菩薩行=The Bodhisattva Path=The Bodhisatta Path; 菩薩=Bodhisattva; 菩薩; 敦煌寫本=敦煌遺書=敦煌卷子=敦煌文獻=The manuscripts of Dunhuang=Documents from Dunhuang; 袈裟; 淨土=Pure Land; 梵行=Pure living=Noble action; 般若波羅密多=般若=Prajnaparamita=Prajna=Perfection of Wisdom; 冥契經驗=神秘經驗=神通=Miraculous Power; 苦行=Ascetic Practices=Asceticism=Duskara-carya; 苦; 金剛經=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剛般若經=Diamond Sutra; 金剛; 法師=Master; 法身=Dharmakaya; 居士=Layperson; 其他; 佛教史=Buddhist History; 佛教; 佛法=Buddhadharma; 佛; 大乘; 三教融合=三教調和=三教合一=Syncretism of the Three Religion |
目次 | 通序 釋聖嚴 引 蔣宗許 弁
上編:化蹟和傳錄之考究
第一章 補處菩薩降雙林 第一節 傳記資料考辨 一. 關於「東洋雙林寺傅大士碑」 二. 法琳和道宣的記載 三. 宋代有關的禪宗燈史和其他佛教史籍 第二節 傅大士年表 一. 雙林悟道自天囑 (497 ~ 533) 二. 日下可憐一黑馬 (534 ~ 540) 三. 預鑑時禍拯黎元 (541 ~ 540) 四. 亟示神變歸大空 (558 ~ 569) 第二章《善慧大士錄》的源流 第一節 自弟子結集到樓穎編次本再臻「禪藏」 第二節《雙林善慧大士小錄並心王論》 第三節 龍津刪潤本和樓炤刊正本 一. 龍津,樓炤改編的故實 二. 樓炤刊正本的流變 三. 所謂傅氏刻本的實相 第四節 日本國所藏版本 第三章《善慧大士錄》的 真偽及其恆久保存之因 第一節 對《錄》真實性的一般考辨 一. 卷一的傳錄,卷二的法語 二. 卷三的詩偈碑文 三. 卷四的諸人傳記 第二節 雙林寺有恆的興旺和鼎貴傅性的護持 附:傅翕遺骨考 傅翕遺蹟考 第四章 語辭濃鬱的時代色彩
中編:疑經點竄或偽託的詩偈
第五章 <心王論>,<心王銘> 和 <心王頌> 第一節 具名傅翕的有關心王的著述 第二節 <心王論> 探賾 第三節 從 <心王論> 到 <心王銘> 第四節 關於 <心王頌> 第六章 <行路難二十篇並序> 第一節 有關傅翕 <行路難> 的記載 第二節 從發抒的思想來稽考 一. 傅翕禪法的影響 二. 牛頭宗風的投射 第三節 由 <行路難> 的源流來定位 一. 古來僧侶的撰述 二. <行路難> 的文體特徵 第四節 敦煌寫本 <行路難> 第七章 其他疑屬牛頭,台宗藻飾塗乙的詩偈 第一節 <行路易> 第二節 <浮漚歌>,<三諫歌>,<示諸佛村鄉歌> 第三節《錄》中薰染的台宗色澤 一. <還源詩十二章> 二. <獨自詩二十章> 三. 天台與傅翕的關涉 第八章 敦煌寫本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第一節 傅翕解講《金剛經》的故事 第二節 <梁朝傅大士頌金剛經> 的版本源流 一. 敦煌寫本 二. 後世流佈的版本
下編:禪風,傳承和名位
第九章 彌勒應化和維摩禪行的統一 第一節 補處分身,攝化群生藏六通 一. 倡言彌勒紹釋迦 二. 補處淨土整眾苦 第二節 示現成佛,具濃鬱南方特色的證道之路 第三節 雙林應世,白衣梵行效淨名 一. 火中生蓮奇居士 二. 普愍眾生的菩薩行 附:燒身考 第十章 苦行實修的大乘禪法 第一節 宴處林叢,力持農禪 一. 幽遁獨處,嘯傲林泉 二. 馴狎禽獸,廣顯異靈 三. 堅持菜食,絕粒長齋 四. 憑藉禪力,神通自在 第二節 厭離苦患,適意悅情 一. 傅翕的苦樂觀 二. 數息觀身,淨心懺悔 三.《楞伽師資記》的一段記載 第三節 由聲聞乘趣於不證不得的大乘 一. 傅翕禪法的極詣 二. 關於 <法身頌> 三. 識神,妙識,漸悟,頓悟 第十一章 定慧雙修和三教融合的先驅 第一節 已三論為底蘊的般若空觀 一. 兼通眾經,依義為鵠 二. 照寂並舉,藉禪悟理 三. 傅翕的般若觀 第二節 與儒履道冠的合一 一. 以儒術為佛法治世之輔弼 二. 以老莊為般若窮源之同懤 三. 並三教為淨化塵世之津梁 附:轉輪藏考 一. 輪藏的創設 二. 輪藏的構造與功用 三. 關於「道冠儒履釋袈裟」 四. 輪藏的影響和流變 第十二章 傅翕禪法的師授和嗣承 第一節 傅翕禪法的根苗本源 一. 智者法師慧約 二. 嵩頭陀 第二節 傅翕禪法的承傳繼襲 一. 雙林禪風的親炙和輾轉燈傳 二. 慧集法師 三. 慧和法師 附:魚骨考 一. 起源 二. 構造和用途 三. 流變及其他 第十三章 雲黃禪風漾千秋
參考文獻 Ι 中國文獻索引 |
點閱次數 | 948 |
建檔日期 | 1999.08.21
|
更新日期 | 2016.10.18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