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止觀相即”的兩種方式=Two Methods of “Zhi and Guan Being Phenomenal Identity” |
|
|
|
作者 |
李四龍 =Li, Si-long
|
出處題名 |
中國禪學=Chan Studies
|
卷期 | v.1 |
出版日期 | 2002.06 |
出版者 | 河北禪學硏究所主辦 / 中華書局出版 |
出版地 | 北京市,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全文見 http://xylt.fjnet.com/cnzen/ten6-1-15-26.htm
|
關鍵詞 | 止觀相即; 圓融相即; 互具相即; 智者大師=智顗; 天台宗=法華宗=Tien-tai Buddhism=Tendaishu; 中國佛教史=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
摘要 | 止與觀是兩種最具代表性的禪法,智顗以畢生精力,宣揚”摩訶止觀”,提出了”止觀相即”的原則。本文進而揭示”圓融相即”,與”互具相即”的兩種不同的方式,分別體現在智顗”三諦圓融”,與”一念三千”的思想裏。這種思想框架,同時也表明了智顗想用般若性空學,消化當時初傳的唯識學,從而使其思想達到了時代的頂峰。在小乘佛教裏,止觀指兩種具體的禪法,通常也用來指代一切修行法門。譬如,東漢安世高所譯的《陰持入經》說,人生最根本的煩惱一是癡二是愛,而根治的藥方一是止二是觀。到了大乘佛教,止觀的重要性有增無減。那麼,止觀坐禪何以如此重要?止觀這兩種方法又有什麼內在關係?在中國佛教史上,天台宗的實際創始人智顗(538~597),畢其一生精力,倡導圓頓止觀(亦稱摩訶止觀),揭示了止觀相即的原則。本文根據智顗有關摩訶止觀的論述,提出止觀相即的兩種方式:圓融相即與互具相即。
|
點閱次數 | 965 |
建檔日期 | 2004.03.18
|
更新日期 | 2024.07.10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