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阿含經》中有關佛陀教學之研究=Research into the Methods of the Buddha's Education in the Agama Sutra |
|
|
|
作者 |
楊素英 (撰)=Yang, Sue-ying (compose)
|
出版日期 | 2000 |
頁次 | 180 |
出版者 | 華梵大學 |
出版者網址 |
https://www.hfu.edu.tw/
|
出版地 | 新北市, 臺灣 [New Taipei City,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華梵大學 |
系所名稱 | 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蔡耀明 |
畢業年度 | 88 |
關鍵詞 | 阿含=agama; 佛教教育=Buddha''s Education |
摘要 | 本文以「漢譯四阿含」為主要經典依據探討佛陀在教學上的方法運用,從佛陀的教學因緣、理念、特色,以及教學方法的實施等四個面向,來具體呈現《阿含經》2085經裡所展現的佛陀教學內涵與整體架構。本文共分五章,各章的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緒論:共分四節。第一節,陳述本文社會關懷之動機、學術研究之目的;第二節,是對前人研究佛教教育的成果作綱要式的介紹;第三節,列舉四大理由說明本文為何拿《阿含經》作為研究依據;第四節,指出本文所採取的研究方法及擬用資料等。 第二章、佛陀的教學因緣與理念:共分三節。第一節,說明佛陀教學的內因外緣之始末;第二節,闡述佛陀教學上最強調的四姓平等和有教無類理念;第三節,則是對本章如此鋪陳之原因再加以重點歸納說明。 第三章、佛陀的教學特色:共分六節。從五項議題:明確的學習目標與正確的指導原則;因材施教的善巧方便;對婆羅門與其他學派的示教;次第的教學步驟;以及完美的身教典範等,來分次說明佛陀的教學特色。最後,提出佛陀以智慧為主軸、善巧為方便、漸進為次第與身教為典範的四大教學特色作為歸結。 第四章、佛陀的教學方法:共分六節。從五種類型:以講解為主的教學方法;以討論為主的教學方法;以勸勉為主的教學方法;以情境為主的教學方法;以及言語之外的教學方法等,逐項探討佛陀的多樣教化方式。最後提出結論:佛陀在運用教學方法時,是以人本考量為主軸,以靈活運用為原則,配合時間、地點、事物的層面組合,從而架構出其各項最適才、最適用的教學方法與技巧。 第五章、結論:首先綜述《阿含經》的佛陀教學方法與意涵,其次,從師生之間的教學權責、教學方法的運用原則與意義、挑戰權威教學的學習懷疑態度等三方面作進一步的歸納與總結。最後,指出佛陀一貫的教學原則,包括:第一,強調自力求解的學習原則;第二,允許學生懷疑的學習態度;以及第三,可親身逐步證驗的學習歷程。
This study is mainly focused on the educational methods of the Buddha as seen in the Chinese Agama Sutra. It represents the Buddha’s educational framework and enlightenment on future education. Chapter 1. stating the motive of researching and the reason why basing on Agama Sutra. Chapter 2. exploring the original formation of the Buddha’s educational ideals. Chapter 3. inducting the Buddha’s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Chapter 4. enumerating twenty-two practical methods in the Buddha’s teaching. Chapter 5. concluding the meaning of the Buddha’s educational conception and enlightenment on future education.
|
目次 | 目 錄 摘 要 Ⅰ ABSTRACT Ⅱ 目 錄 Ⅲ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撰動機及目的 1 一、 社會關懷之動機 2 二、 學術研究的目的 3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4 第三節 以阿含經為依據之理由 10 一、 從研究範疇的設定來看 11 二、 從佛陀教學內容的根本要旨來看 11 三、 從史料取材的因素來看 12 四、 從經典涵蓋的教學內容來看 13 第四節 研撰方法及擬用資料 22 一、 資料的運用 22 二、 方法的運用 23 第二章 佛陀的教學因緣與理念 25 第一節 教學因緣 25 一、 佛陀的默然思惟 25 二、 梵天的殷勤勸請 27 三、 佛陀的最初說法 29 第二節 教學理念 38 一、 四姓平等 39 二、 有教無類 43 第三節 小結 45 第三章 佛陀的教學特色 47 第一節 明確的學習目標與正確的指導原則 47 第二節 因材施教的善巧方便 49 第三節 對婆羅門及其他學派的示教 68 一、 說法原則 69 二、 基本態度 69 三、 施教方式 72 第四節 次第的教學步驟 81 一、 三學次第 83 二、 四聖諦的次第 85 三、 聞思修證的次第 86 四、 止觀的次第 87 五、 緣起之法住智、涅槃智次第 88 第五節 完美的身教典範 89 一、 以實際身修經驗教導弟子 89 二、 以身作則為弟子榜樣 90 三、 以肉身變化詮釋生命無常 92 四、 佛陀的處世態度 93 第六節 小結 95 第四章 佛陀的教學方法 97 第一節 以講解為主的教學方法 99 一、 略說與廣解 100 二、 分權施教法 102 三、 故事教學法 105 四、 譬喻教學法 106 第二節 以討論為主的教學方法108 一、 問題教學法 110 二、 循序問答法 112 三、 相互論義法 115 四、 研討教學法 116 五、 反詰重釋法 118 第三節 以勸勉為主的教學方法120 一、 鼓勵教學法 121 二、 告誡與對治 122 三、 讚嘆教學法 125 四、 自學輔導法 126 五、 啟發教學法 128 第四節 以情境為主的教學方法129 一、 機會教學法 129 二、 觀察與思考 131 三、 進階教學法 133 第五節 言語之外的教學方法135 一、 神通示現 135 二、 示教照喜 141 三、 特別情況下的不受供養144 四、 三問不答 146 五、 默摒不教 149 第六節 小結 150 第五章 結論 155 一、 綜論 155 二、 歸納與總結 157 參考書目 163 附錄一 169 附錄二 171 |
點閱次數 | 687 |
建檔日期 | 2000.11.03
|
更新日期 | 2023.01.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