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從僧肇之《不真空論》看空的意義以及其影響=The Meaning of Sunyata and the Influence View of which from "Bu-zhen Kung-lun" of Seng-zhao
作者 元弼聖 (撰)=Won, Pil-sung (compose)
出版日期1995
出版者中國文化大學
出版者網址 https://www.pcc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碩士
校院名稱中國文化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李志夫
畢業年度83
關鍵詞元弼聖=Won, Pil-sung; 僧肇; 不真空論; 空性=Emptiness=Sunyata=Sunnata
摘要僧肇的佛學思想,主反映在《不真空論》,《物不遷論》,《般若無知論》和《涅槃無名論》中. 他師承羅什法師所傳的中觀思想,所以他的著作都是圍繞著「空」這範疇,作為理論基礎,故由師得讚許「秦人解空第一者」. 僧肇在中國佛學上的最大貢獻是運用以龍樹為代表之印度般若中觀學「空」的思想,對當時的般若學進行了全面的批判,總結,建立了一套獨立,完整的具中國文化特質的佛教哲學體系. 其中,我們一方可以明白當時的名僧在玄學的影響下,所討論的主論題為何? 另一方面則可以由僧肇討論的方向,明白他如何接受與轉化龍樹的中觀學說. 總之,正確把握僧肇的佛教哲學思想,是全面了解這個時代佛教的特質,及至把握整個佛教中國化之關鍵. 本篇論文就以《不真空論》為主,而探討僧肇「空」思想之意義,並證僧肇「空」思想在中國佛教史上價值與地位. 本文之資料主根據《不真空論》; 並旁涉般若經論及有關《肇論》之注疏等解釋. 整個論文中,本人想要解決的中心問題是:(1) 如何繼承:從佛陀的無我說到龍樹中觀空之思想,這個整個佛教的思想發展,僧肇如何了解? 他了解的空,究意是指什麼? (2) 如何矯正:當時魏晉玄學與般若學的交涉中,對佛教本質產生的基本觀念的混合,及各種誤解,僧肇如何矯正,澄清呢? (3) 如何發揮:僧肇在《不真空論》中如何發揮般若空義,給予般若學一個更清晰,更明確,更具條理的觀念?
點閱次數504
建檔日期2001.01.04
更新日期2023.01.05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4543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