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經詞彙中的同素異序現象
作者 竺家寧 (著)=Chu, Chia-ning (au.)
出處題名 第十一屆北美漢語語言學會議=The Eleventh North American Conference on Chinese Linguistics (NACCL-11)
出版日期1999.06.20
資料類型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佛經; 詞彙; 漢語=Chinese Language; 語言學=Linguistics; 訓詁學; 同素異序; 佛教經典=Sutra; Lexicon; Scholium
摘要我們所謂的「同素異序」,是指同樣的兩個詞素,交換次序的現象。現代漢語詞彙中,兩個詞素的前後次序互換,有幾種狀況存在,第一種是失去意義,例如學生/生學,數目/目數。第二種是基本意義完全改變,例如中心/心中,帶領/領帶,第三種是基本意義近似,但詞義不相等,例如產生/生產,和平/平和,第四種是互換後意義沒改變,例如擔負/負擔,互相/相互。
這是否漢語的普遍特性呢?古代漢語是否也有類似的情況呢?什麼條件下,一個複合詞可以互換詞素?能不能互換,由什麼因素決定?互換後意義改變與否的機制是什麼?這是一項有趣而值得探索的問題。我們可以由這裡去尋求漢語的某些特性。這個問題我們須透過訓詁學,詞彙學,語法學諸方面來探索。
本文嘗試從早期佛經用語中觀察這個現象。理由是東漢到六朝的佛經反映了當時的實際語言。佛教為傳播佛法,佛經的翻譯就大量的使用了社會百姓的口語詞彙。且,佛經留下的語料十分龐大,一部大藏經,正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中古漢語詞彙資料庫。它提供了我們豐富的研究資料。

Late Han Vernacular Elements in the Earliest Buddhist Translations (E. Zurchur, Leiden) 一文中說:
The second striking feature is the fact that so many binomes are reversible. About fifty lexical compounds occur in the variant forms AB and Ba, in most cases without any perceptible semantic difference, although there is generally a marked preference for one of the two forms. Thus we find, among the verbal compounds, e.g.長養,vs.養長,照明vs.明照,潔淨vs.淨潔,索盡vs.盡索,亡失vs.失亡,among nominal compounds we find e.g.家室vs.室家,塵垢vs. 垢塵,盜賊vs.賊盜,and adverbial compounds e.g.皆悉vs. 悉皆,身自vs.自身this flexibility suggests that in the third century AD lexical composition still was in a productive and formative stage, in which many compounds had not yet frozen into their later, fixed forms.
早期佛經的例子如(括號數字是大正藏的經號):
(1)弟欺其兄婦欺其夫。家室中外知識相訟。各懷貪淫心毒瞋怒。(362)/如是曹人男子女人。心意俱然違戾反逆。愚癡蒙籠瞋怒嗜欲無所識知。(362)(2)諸有泥犁禽獸薜荔諸有考治勤苦處。即皆休止不復治。(362)/貪狼於財色。坐之不得道。當更勤苦。極在惡處生。終不得止休。(362)(3)若世有是佛。皆慈愍哀之威神摧動。眾惡諸事皆消化之。(362)/阿彌陀佛哀愍。威神引之去爾。(362)(4)行步苦極。坐起呻吟。憂悲惱苦。識神轉滅。便旋即忘。(581)/目不見色。耳不聞音。不淨流出。身臥其上。心懷苦惱。言輒悲哀。(581)(5)今舍日壞敗。爾時第二忉利天王釋提桓因坐即為動搖。(556)/相嫉更相鬥亂。憎嫉善人敗壞賢善。於旁快之。復不孝順供養父母。(362)我們認為其中許多易序詞在詞義與語法功能上是有區別的,本文將一一討論。
點閱次數655
建檔日期2001.02.12
更新日期2020.12.21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4680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