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理論興趣的衰退--八至十世紀中國佛教的轉型之一=Decline in the Theoretical Interest--One of Transformations of Chinese Buddhism from the 8th to the 10th Century
作者 葛兆光 (著)=Ge, Zhao-guang (au.)
出處題名 世界宗教研究=Studies in World Religions
卷期n.1
出版日期2001
頁次35 - 47
出版者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雜誌社
出版者網址 http://iwr.cass.cn/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網路資源:http://xjjp.cass.net.cn/s13_zjs/magazine/yanjiumulu.htm
關鍵詞中國佛教史=Chinese Buddhist History
摘要通過對7~8世紀歷史背景的變化分析,指出貴族知識階層的瓦解,與重視實用的普通知識階層的興起,八世紀中葉後,普遍戰亂作為理論中心的大寺院的衰敗,使得需要互相砥礪論辯,才能釐清的理論分析,需要從容地埋頭運算,才能進行敘述的純粹理論,都成了不合時宜的奢侈。因而八世紀中葉以後,依靠譯經、講經、論辯、造疏,維持的佛教理論興趣,在逐漸衰退。這種衰退,一方面使南北朝以來的,崇尚義學的風氣,漸漸消解,而對自我體驗式的信仰興趣漸漸滋長;一方面使人們對佛教中,放縱散漫的風氣,有了警覺,而恪守戒律的高尚行為,又成為士人們追求的理想,於是導致了重視宗教實踐性的禪、律,在中唐時代的興盛。其結果是:可能在某種程度上,傷害了古代中國人對抽象世界的把握能力,和哲理語言的創造能力,同樣來自佛教的,對智慧的推崇和對知識的蔑視,延續了古代中國的舊傳統,又構成了古代中國的新傳統,這種傳統延續的後果,是很深刻和深遠的。
ISSN10004289 (P); 10004289 (E)
點閱次數582
建檔日期2001.10.15
更新日期2019.09.1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0363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