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析論 -- 緣起與《雜阿含》「雜因誦」諸相應概念之交涉=A Study of Paticcasamuppada Concept in Early Buddhism: Focus on the Relation between Paticcasamuppada and the Main Concepts in Samyutta-Agama Sutta(Za a han jing)' s Nidana Vagga
作者 呂凱文 (撰)
出版日期2002
頁次210
出版者輔仁大學=Fu-Jen Catholic University
出版者網址 http://www.fju.edu.tw/
出版地臺北縣, 臺灣 [Taipei hsien, Taiwan]
資料類型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學位類別博士
校院名稱輔仁大學
系所名稱哲學研究所
指導教授釋惠敏=Bhikkhu Huimin
畢業年度90
關鍵詞緣起=Paticcasamuppada; 緣已生法=Paticcasamuppanna dhamma; 食=ahara; 諦=satya; 界=dhatu
摘要第一章「導論」. 主是說明本論文的研究目的,研究進路,研究策略,研究方法,研究範圍,研究資料,歷來重要研究成果與論文結構.
第二章「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分析」. 本章目的在分析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並藉此分析的成果作為理解緣起概念之準備. 於(一)「前言」裡,指出緣起之重要性與緣起之難解,進而根據《阿含經》裡佛陀指導羅候羅學習教法的步驟,指出理解「緣起」的適當步驟, 可先從「緣已生法」著手. 其次, 於(二)「『緣已生法』之考察」裡, 確立「緣已生法」是「緣」所生, 並且說明「緣」與「緣已生法」的名詞詞性. 並指出「緣起」這個名詞,意謂著從「緣」而生起「緣起生法」的整體內容.進而,藉(三)「『緣』之考察」,檢討漢譯與巴利文的十二緣起經文本身的句型結構, 指出其易令人誤解處.最後, 於(四)「『緣起』之初步考察」, 說明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與雙向進路.指出順觀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為「緣──緣已生法」, 逆觀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為「緣―─(緣已)滅法」, 並探討緣起的漢譯與其共通詞彙間的靈活與柔軟度.於(五)「結論」裡, 對以上討論緣起前的理解基礎進行結語.
第三章「『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 本章的目的即在藉前文的研究成果,對「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加以探究,並且嘗試檢視阿毘達磨佛教傳統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本文主內容如下:首先以(一)「前言」,作為導論. 於(二)「問題之提出」裡, 藉《相應部》(緣經)(Paccaya)的解讀, 提出「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的問題, 並藉用印順法師的觀點討論這個問題,進而於追溯印順法師的部分觀點於阿毘達磨佛教傳統處. 再由(三)「阿毘達磨論書觀點之考察」,以《大毘婆沙論》裡所載的各家觀點為內容,逐一檢討各家對「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的看法.並於(四)「結論」裡,本文認為:或許是甚深的緣起不容易被解釋清楚, 故著重分析學風的阿毘達磨論師們, 善巧地將「緣起」理解為「緣」, 並且將「緣起」與「緣已生法」的關係理解為因果關係.雖這般讀法有助讀者容易掌握因果關聯, 但值得提醒的是, 我們須瞭解「緣起」乃是指謂著「(從)緣(而生起)緣已生法」的整體內容, 如此才不會因它被善巧地詮釋為「緣」時, 反而忽略其深刻且豐富的意涵.
第四章「緣起之界:《相應部》(緣經)之界(dhatu)詮釋」. 首先,本章於(一)「前言」裡,從「編輯者(對佛典)之詮釋性」的觀點,推論出《雜阿含》「雜因誦」裡的四個重要主題是「緣起,食,諦,界」.這四個主題雖是各自分立,卻是用以側面表達「緣起」的重要概念, 無法切割開來處理, 因此當我們論及初期佛教緣起概念時, 亦須將其他三種概念納入討論, 如此才能描述出初期佛典編輯者所理解之緣起(因緣)概念的一般性意義.其次,於(二)「相關研究之省察」裡,分別解析從今日學界以至於傳統解釋裡,「界」義被誤解為「自性」義的問題.這個部分, 我們藉松本史朗的批判佛教立場與問題為引子, 並且檢視歷平川彰為代表的觀點, 進而對「界」義作考察, 提出我們的質疑.進而, 於(三)「重新評估《相應部》(緣經)(Paccaya)之『界』義」裡, 我們則是透過文法分析重新解讀《相應部》(緣經)之「界」義, 指出「界」是指從「緣」到「緣已生法」之範圍義, 此範圍呈現緣起系列的整體內容, 而有別《清淨道論》以「緣之自性」解釋「界」的傳統.最後, 於(四)「結論」裡, 我們為本文的觀點作一小結.
第五章「緣起之諦」. 本章目的在探討四諦與緣起概念之交涉,並藉上述探討的成果重新詮釋緣起概念之「諦」義. 於(一)「前言」裡,指出《雜阿含》的編輯者將「諦相應」與「緣起相應」皆編入「雜因誦」裡,可見兩種主題思想間,具本質的共通性.其次, 於(二)「問題之提出」裡, 指出「四諦是緣起教學之整理」的命題, 並依此導出「緣起與四諦如何交涉」與「如何詮釋緣起概念之『諦』義」兩問題. 再者,於(三)「起與四諦的交涉」裡, 藉初期佛典的經據,分別探討緣起與四諦本身,與四諦之「苦,集,滅,道」各諦,如何交涉. 隨後, 於(四)「緣起之諦」裡, 分析四諦的四重性, 並以「編輯者之詮釋性」的觀點, 重新解釋緣起概念之「諦」義, 並將「諦」詮釋為「要義」義.最後, 於(五)「結論」裡, 為本文作結語.
第六章「緣起之食」. 本章目的在探討「食」與緣起概念之交涉,並藉上述探討的成果重新詮釋緣起概念之「食」義. 於(一)「前言」裡,指出本文的主論題有三:其一,初期佛教所謂的「食」義與通俗意義的「食」有何不同; 其二,食與緣起兩者義理如何交涉;其三, 如何以緣起概念的角度來理解與詮釋初期佛典編輯者眼中的「食」義. 而上述三個論題即是本文的三個主內容, 此外, 亦就學界的相關研究成果作一介紹. 於(二)「初期佛教之『食』義」裡, 指出初期佛教的「食」義,乃是「以六根就食」之解釋,此有別「以嘴就食」的通俗「食」義. 於(三)「緣起與食之交涉」裡, 嘗試透過不同種類的緣起系利之對比, 並藉此提出「食」支不被列入十二支緣起的問題.於(四)「緣起之食」裡, 回答上節的問題, 並透過經據論證, 因「食」義具「緣」的普遍性意義, 故無法被歸納為殊異性的「食」支.並且依此結論:動態過程之「食」義, 就廣義與譬喻的層面而言, 被視為是緣起概念的一般性意義.於(五)「結論」裡, 為本文作簡短結論.
第七章「結論」. 對本文以上論述作扼要回顧,並且予以結論.
目次目錄
凡例 8
1 導論 10
1.1 研究目的與進路之說明 10
1.2 研究策略之說明 13
1.2.1 編輯者之詮釋性 13
1.2.2 重現佛陀教說之可能性 15
1.2.3 「重現佛陀教說之可能性」之難題與回應 18
1.3 研究方法之說明 21
1.4 研究範圍之說明 24
1.5 研究資料之說明 27
1.5.1 漢譯《阿含經》 27
1.5.2 巴利語五部《尼柯耶》 28
1.6 歷來重要研究成果舉要 30
1.6.1 歐美學界 30
1.6.2 日本學界 32
1.6.3 國內學界 34
1.7 論文結構之說明 35
2 緣起系列之句型結構分析 39
摘要 39
2.1前言 40
2.1.1 緣起之重要性 40
2.1.2 緣起之難解 41
2.1.3 理解緣起之適當步驟 42
2.1.4 五蘊、六處於法義裡的類別 44
2.2「緣已生法」之考察 46
2.2.1 paticca-samuppanna dhamma釋義與漢譯 46
2.2.2 緣已生法的數目與屬性 47
2.3 「緣」(paccaya)之考察 50
2.3.1 澄清幾點問題 50
2.3.2 漢語佛典之「緣」義 53
2.3.3 巴利語paccaya之解讀 56
2.4 「緣起」之初步考察 58
2.4.1 paticca-samuppada釋義 58
2.4.2 緣起系列的句型結構與雙向進路 59
2.4.3 滅之緣 63
2.4.4 pratitya-samutpada的漢譯 65
2.4.5因緣類詞彙與概念的共通義 71
2.5 小結 74
3. 「緣起」與「緣已生法」之差別 76
摘要 76
3.1 前言 77
3.2 問題之提出 78
3.2.1 佛陀於《相應部》〈緣經〉之開示 78
3.2.2 「緣已生法」與「緣起」之初步解讀 79
3.2.3 援引、澄清與證成印順法師的部份觀點 81
3.3 阿毘達磨論書觀點之考察 86
3.3.1. 《品類足論》觀點之考察 87
3.3.2 有餘師觀點之考察 88
3.3.2.1 謂名即差別 89
3.3.2.2 因名緣起法,果名緣已生法 89
3.3.2.3 前生者名緣起法,後生者名緣已生法 91
3.3.2.4 無明名緣起法,行名緣已生法 91
3.3.3 脅尊者觀點之考察 92
3.3.4 尊者妙音觀點之考察 93
3.3.5 尊者望滿觀點之考察 93
3.3.6 《集異門論》及《法蘊論》觀點之考察 95
3.3.7 尊者世友觀點之考察 95
3.3.8 大德(法救)觀點之考察 96
3.3.9 尊者覺天觀點之考察 97
3.3.10 覺音《清淨道論》觀點之考察 97
3.4 小結 99
4 緣起之界:《相應部》〈緣經〉之界(dhatu)詮釋 101
摘要 101
4.1 前言 102
4.1.1《雜阿含》「雜因誦」之緣起、食、諦、界相應 102
4.1.2 編輯者對於佛典之詮釋性 104
4.1.3 本文隨後的思考進路 106
4.2 相關研究之省察 107
4.2.1 問題之提出 107
4.2.2 松本史朗的dhatu-vada批判 109
4.2.3 平川彰的回應 112
4.2.4 對於松本史朗與平川彰之觀點的省察 115
4.2.5 諸學者對於《相應部》〈緣經〉裡dhatu之理解 116
4.2.6 覺音論師之觀點 119
4.2.7 平川彰對於覺音論師之觀點的解釋 122
4.2.8 對於平川彰上述解釋的省察與批評 123
4.3重新評估《相應部》〈緣經〉之「界」義 124
4.3.1 從文法分析解讀《相應部》〈緣經〉之「界」義 124
4.3.2 「界」之範圍義 126
4.3.3 界與法性 130
4.4 小結 133
5 緣起之諦 134
摘要 134
5.1 前言 135
5.2 問題之提出 137
5.2.1 四諦是緣起教學之整理 137
5.2.2 問題之提出 140
5.3 緣起與四諦的交涉 140
5.3.1 緣起與四諦之教理類型 140
5.3.2 緣起與四諦之相似處:如、不離如、不異如 143
5.3.3 苦諦與緣起之交涉 146
5.3.4 集諦與緣起的交涉 149
5.3.5 滅諦與緣起之交涉 153
5.3.6 道諦與緣起之交涉 154
5.4 緣起之諦 160
5.4.1 諦的四重性 160
5.4.2 諦為「要義」義 164
5.5 小結 166
6 緣起之食 167
摘要 167
6.1 前言 168
6.1.1 問題之提出 168
6.1.2 相關研究成果之檢視 169
6.2 初期佛教之「食」義 171
6.2.1 一切眾生由食而存 171
6.2.2 六根與食(eat) 174
6.2.3 六根之食(food) 177
6.3 緣起與食之交涉 182
6.3.1 四食:初期佛教對於食物種類的分析 182
6.3.2 緣起系列裡之「食」支 183
6.4 緣起之食 186
6.4.1 食義之普遍性 186
6.4.2 食(food)即緣(paccaya) 188
6.4.3 食(eat)即緣起概念之一般性意義 189
6.5 小結 190
7 結論 192
7.1 本文的研究目的回顧 192
7.2 本文結論 194
7.2.1 關於「緣起」之結論 194
7.2.2 關於「界」之結論 194
7.2.3 關於「諦」之結論 195
7.2.4 關於「食」之結論 196
7.2.5 結論 196
8 參考文獻 198
8.1 佛教典籍 198
8.2 工具書 202
8.3 專書與論文 204
8.3.1 中日文參考書目 204
8.3.2 西文參考書目 210
點閱次數1274
建檔日期2003.9.12
更新日期2023.05.02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462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