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作者 |
黃琛傑
|
出版日期 | 2003 |
頁次 | 287 |
出版者 | 國立政治大學=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
出版地 | 臺北, 臺灣 [Taipei, Taiwan] |
資料類型 | 博碩士論文=Thesis and Dissertation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學位類別 | 碩士 |
校院名稱 | 國立政治大學 |
系所名稱 | 中國文學研究所 |
指導教授 | 熊琬 |
畢業年度 | 91 |
關鍵詞 | 永明延壽; 禪; 淨土; 普會; 禪淨雙修 |
目次 | 第一章 緒論 00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001 第二節 前人研究成果 005 壹、有關永明延壽的生平──以禪,淨為主 005 貳、有關永明延壽的根本思想 007 參、有關永明延壽思想中的禪 009 肆、有關永明延壽思想中的淨 012 伍、有關永明延壽思想中禪與淨的交涉 015 陸、小結 018 第三節 研究方法 019
第二章 永明延壽的時代背景及生平考辨──以禪,淨為主 023 第一節 永明延壽的時代背景 024 壹、吳越王國的佛教發展概況 024 貳、禪,淨二宗在吳越王國的發展 028 一禪宗 028 二淨土宗 029 第二節 永明延壽的生平--以禪,淨為主 030 壹、自行 032 貳、化他 035 第三節 後期以永明延壽為淨土行者之傳記的考察 037 第四節 結語 047
第三章 永明延壽的根本思想--普會 053 第一節 研究永明延壽前的反省 053 第二節 貫通於永明延壽各著作中的共同思想--普會 056 第三節 從傳記考察永明延壽的普會思想 065 第四節 普會思想的來源 072 第五節 普會思想的機制 079 第六節 普會思想的意義 095 第七節 結論 105
第四章 永明延壽的禪思想 109 第一節 永明延壽禪思想的理論 110 壹、信之強調 110 貳、即心即佛,非心非佛與即境即佛 115 參、迷悟與見性 122 肆、頓與漸 126 第二節 永明延壽禪思想的實踐方式 136 壹、禪律俱運 137 貳、禪觀 142 參、禪機 147 第三節 結論 156
第五章 永明延壽的淨土思想 161 第一節 永明延壽淨土思想的理論 162 壹、淨與穢 162 貳、因果報應 167 參、生死與往生 170 肆、願的思想 175 伍、佛身觀 178 陸、淨土觀 186 柒、機與感應 195 第二節 永明延壽淨土思想中的實踐方式 199 壹、戒淨雙修 200 貳、念佛法門 203 第三節 結論 219
第六章 永明延壽思想中禪與淨的交涉 227 第一節 禪與淨在理論上的交涉 228 壹、自佛(自力)與他佛(他力)228 貳、唯心淨土與西方淨土 236 參、念與無念 242 肆、往生與無生 245 第二節 禪與淨在實踐方法上的交涉 250 壹、禪,淨皆重視戒律 250 貳、禪淨雙修的考察 252 第三節 結論 256
第七章 結論 263
附錄:永明延壽思想體系簡圖 275
參考資料 276
後記285
|
點閱次數 | 366 |
建檔日期 | 2003.9.18
|
更新日期 | 2015.12.14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