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融合的佛教--圭峰宗密的佛學思想研究
作者 董群 ; 陳紅星 ; 黃心川
出版日期2000.06
出版者宗教文化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phoenixtv.com.cn/shangwu/fe/pub_zongjiao_1.html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宗教學博士文庫
關鍵詞宗密; 中國佛教史; 華嚴宗
目次總序(黃心川)
前言
第一章 宗密其人及其佛教發展觀
 第一節 對儒學的失望
  第一一、富家少年
  第一二、研習儒學
  第一三、好道不好藝
  第一四、無歸的心靈
 第二節 皈依南宗
  第一一、旁求佛教
  第一二、重返儒學
  第一三、偶謁道圓禪師
  第一四、偶得《圓覺經》
 第三節 再宗華嚴
  第一一、得《華嚴法界觀門》
  第一二、又得“華嚴”大法
  第一三、從師澄觀
 第四節 著述與交往
  第一一、隨侍澄觀,名聞京城
  第一二、兩歸終南山
  第一三、受賜紫衣,廣?交友
  第一四、歸山不出,專事著述
 第五節 唐初以來的社會和文化發展
  第一一、唐初以來的社會
  第一二、以儒治國, 三教並用
  第一三、儒學的發展對策
  第一四、道教的發展對策
  第一五、佛教的發展狀況
 第六節 宗密的佛教發展觀
  第一一、融合的思路
  第一二、華嚴禪

第二章 三教合一論(上)
 第一節 佛教史觀或文化觀:三教合一的判教
  第一一、傳統的判教觀
  第一二、宗密的判攝
 第二節 對儒道的批評
  第一一、批評大道生成論
  第一二、批評道法自然論
  第一三、批評元氣本原論
  第一四、批評天命決定論
  第一五、理論來源
 第三節 融合儒道
  第一一、五戒與五常的融合
  第一二、乾四德和佛四德的融合
  第一三、孝道的融合

第三章 三教合一論(下)
 第一節 對偏淺佛教的批評
  第一一、批評人天教
  第一二、批評小乘教
  第一三、批評大乘法相教
  第一四、批評大乘破相教
 第二節 和會三教
  第一一、一乘顯性教
  第一二、會通本末
  第一三、三教合一的新貢獻

第四章 禪宗史觀:禪宗諸派的本末之分
 第一節 印度禪與中國禪
  第一一、印度禪
  第一二、中國禪
 第二節 禪學史:五種禪的劃分
  第一一、外道禪
  第一二、凡夫禪
  第一三、小乘禪
  第一四、大乘禪
  第一五、如來清淨禪
 第三節 禪宗史的展開:從達摩到神會
  第一一、達摩第一
  第一二、慧可第二
  第一三、僧璨第三
  第一四、道信第四
  第一五、弘忍第五
  第一六、慧能第六
  第一七、神會第七
 第四節 禪宗諸家分析
  第一一、北宗或禪秀禪系
  第一二、劍南淨?宗
  第一三、保唐宗
  第一四、洪州宗
  第一五、牛頭宗
  第一六、宣什宗
  第一七、菏澤宗
  第一八、十宗分類中的石頭、稠那和天臺
 第五節 批評與會通
  第一一、批評的依據
  第一二、批評神秀北宗
  第一三、批評淨?宗
  第一四、批評保唐宗
  第一五、批評洪州宗
  第一六、批評牛頭宗
  第一七、批評宣什宗
  第一八、會通的觀點
第五章 禪教合一論
 第一節 禪教合一之原因分析
  第一一、宗、教的界定
  第一二、十大理由
  第一三、以教融禪傾向
 第二節 三宗和三教
  第一一、禪之三宗
  第一二、教之三種
  第一三、性宗、相宗、空宗之比較
 第三節 宗教融合
  第一一、將識破境教和息妄修心宗的融合
  第一二、密意破相顯性教和泯絕無寄宗的融合
  第一三、顯示真心即性教和直顯心性宗的融合

第六章 頓漸合一論--兼論宗密的修行觀
 第一節 悟修頓漸的分類
  第一一、頓、漸概念分析
  第一二、漸修頓悟
  第一三、頓修漸悟
  第一四、漸修漸悟
  第一五、頓悟頓修
 第二節 頓悟漸修
  第一一、頓悟
  第一二、悟後漸修
  第一三、漸修的十個層次
  第一四、漸修的具體方法
 第三節 從頓悟漸修論頓漸之融合
  第一一、對各種悟修頓漸觀的批評與融合
  第一二、頓悟資于漸修

第七章 真心論:融合的本體論基礎
 第一節 真心的一般特徵
  第一一、心的分類
  第一二、真心的一般特徵
 第二節 真心的本質特徵:寂知
  第一一、空寂
  第一二、靈知
  第一三、知的規定性
 第三節 圓覺妙心
  第一一、圓覺的概念分析
  第一二、圓覺的基本特徵
  第一三、覺性即佛性
  第一四、本覺真心 五、圓合:圓覺的融合特點
 第四節 十重唯識觀
  第一一、唯識宗的五重唯識觀
  第一二、法藏的十重唯識觀
  第一三、澄觀的修改
  第一四、宗密的觀點

第八章 法界論--兼論融合的方法論基礎
 第一節 一真法界
  第一一、法界概念分析
  第一二、一真法界的含義
 第二節 真空觀
  第一一、會色歸空觀
  第一二、明空即色觀
  第一三、空色無礙觀
  第一四、泯絕無寄觀
 第三節 理事無礙觀
  第一一、理事相遍觀
  第一二、理事相成觀
  第一三、理事相害觀
  第一四、理事相即觀
  第一五、理事相非觀
 第四節 周遍含容觀
  第一一、法義關係
  第一二、周遍
  第一三、含容
  第一四、進一步的解釋
  第一五、十玄門
 第五節 法界觀體現的融合方法論
  第一一、無礙即是圓融
  第一二、無礙方法運用

第九章 眾人說宗密--宗密的思想影響、所受評價和歷史地位
 第一節 對後世佛學的影響
  第一一、對永明延壽的直接影響
  第一二、對後世佛教融合論的廣泛影響
  第一三、華嚴禪的流行
 第二節 對宋明理學的影響
  第一一、激發理學本體論的建立和完成
  第一二、寂知說的影響
  第一三、如來藏思想的影響
  第一四、頓悟漸修論的影響
 第三節 對宗密的歷史評價
  第一一、對寂知的批評
  第一二、對禪宗史觀的批評
  第一三、對煩瑣哲學的批評
  第一四、對宗密的褒揚
 第四節 宗密的歷史地位分析
  第一一、從中國哲學史的角度看
  第一二、從中國佛教史的角度看

主要參考資料
後記
ISBN7801232372 (B·33)
點閱次數692
建檔日期2003.10.03
更新日期2014.05.26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5051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