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當代西藏佛教·導論
作者 戈爾斯坦 ; 杜永彬
出版日期1999
出版者內部出版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關鍵詞藏傳佛教=西藏佛教=Tibetan Buddhism; 現代佛教=近代佛教=Contemporary Buddhism; 政教關係=Buddhism and Politics
摘要戈爾斯坦與美國著名佛學家卡普斯坦主編的《當代西藏佛教》一書,反映了戈爾斯坦研究當代西藏的最新見解。該書是一部文集,全書由六個部分構成:
1、《導論》,戈爾斯坦撰寫;
2、《哲蚌寺寺院生活的復興》,戈爾斯坦撰寫;
3、《銘記西藏被肢解的軀體--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當代西藏的夢幻運動》,大衛·傑瑪諾(David Germano)撰寫;
4、《一次新生的再生的朝覲--1992年的止貢頗瓦欽莫(vbri-gung vpho-ba-chen-mo)儀式》,卡普斯坦撰寫;
5、《儀式、種族分類與生育認同》,勞倫斯·愛普斯坦(Lawrence Epstein)和彭文彬撰寫;
6、《總結性的反思》,卡普斯坦撰寫。

在《哲蚌寺寺院生活的復興》一文中,戈爾斯坦在對該寺進行近半年的個案調查基礎上,論述哲蚌寺的歷史與現狀,也揭示當代西藏佛教面臨的問題和困難。戈爾斯坦在該書的《導論》中,追溯了中共50年代在西藏實行的宗教政策,所起的積極作用,並指出:“應區分‘政治的西藏’與‘種族的西藏’,前者是指達賴喇嘛所統轄的政體,相當於現在的西藏自治區;後者是指中國境內的藏區。”他將1949~1998年,中共在西藏實行的宗教政策,分為四個階段:
(1)1949~1959年,實行“漸進”(即慎重穩進)的政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後因1959年西藏叛亂發生而中斷;
(2)1959~1965年,“漸進”政策結束,寺院已不再發揮學經和誦經中心的功能;
(3)1966~1977年,宗教成“紅衛兵”的首要攻擊目標,佛教和民間宗教信仰被禁止,在信教者心中留下了創傷,影響至今;
(4)1978~1998年,西藏宗教“復興”。

戈爾斯坦對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來,中央同達賴喇嘛進行的幾次會談,進行了分析,不僅揭示了“西藏問題”的癥結所在,且證明,“西藏問題”之所以懸而未決,達賴喇嘛之所以不能回歸西藏,關鍵是達賴喇嘛和“流亡政府”因錯誤估計自己的實力,和中央政府的西藏政策,而導致的戰略和策略的失誤造成的。戈爾斯坦強調:“本書從四個面考察了佛教復興的進程。目的不是從數量上,去評估西藏宗教復興的程度,如統計寺院、僧人等的數量,而是探討在復興進程的特點中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復興進程中互動的力量和採取的模式。……全書論述了佛教、現代性和民族主義的聯繫。最後,本書提供當代西藏佛教新的客觀材料和事實,並洞悉全中國藏人在復興佛教的進程中,所取得的成功和遇到的困難。
點閱次數341
建檔日期2004.04.02
更新日期2014.06.23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6944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