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二十世紀西藏奇僧:人文主義先驅更敦群培大師評傳
作者 杜永彬
出版日期2000.01
頁次537
出版者中國藏學出版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tibetology.ac.cn/Webs/main.htm
出版地中國 [China]
資料類型書籍=Book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發現西藏書系
關鍵詞傳記=Biography; 藏傳佛教史=西藏佛教史=Tibetan Buddhist History
摘要更敦群培是現代藏族史上的佛門奇僧、學術大師和啟蒙思想家,是人文主義者、樸素的唯物主義者和愛國主義者,他那坎坷而短暫的一生充滿傳奇色彩,他那充滿智慧的思想和離經叛道的言行,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他的學術成果和治學方法開一代新風,上承傳統藏學,下啟現代藏學,在藏族學術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目次序言一......多傑才旦
序言二......王 堯
導 論
上 篇 傳奇坎坷的人生歷程
第一章 安多時期(1903~1927年)
一、熱貢時期(1903~1920年)
(一)人傑地靈的熱貢
1、鐘靈毓秀 世外桃源
2、歷史悠久 文化燦爛
3、人傑地靈 龍象輩出
(二)更敦群培的青少年時代
1、更敦群培的家世
2、更敦群培出生與出家
3、進入佛學殿堂
(三)更敦群培生年考
二、甘南時期(1920~1927年)
(一)藏傳佛教的高等學府拉蔔楞寺
1、拉蔔楞寺的地理環境
2、聞思學院的學經制度
3、"果莽學派"及其特色
(二)更敦群培與拉蔔楞寺
1、學經與辯經生涯
2、對拉蔔楞寺"教材"的論戰
3、對現代文明和科技產生興趣
(三)拉蔔楞寺對更敦群培的影響
1、奠定堅實的佛學基礎
2、走上離經叛道的道路
3、對現代文明產生興趣
第二章 衛藏時期·上(1927~1934年)
一、從安多到拉薩
二、在拉薩立足
(一)帕邦喀與帕邦喀活佛
(二)更敦群培與帕邦喀活佛
三、入哲蚌寺學經
(一)哲蚌寺果莽紮倉的學經方式
(二)更敦群培在哲蚌寺的學經生涯
四、第一次西藏考察
(一)結識羅侯羅
(二)接受羅侯羅的邀請
(三)第一次西藏考察
第三章 南亞時期(1934~1945年)
一、南亞的生活和學習
(一)佛國的誘惑與更敦群培願望的實現
(二)大吉嶺的生活與學習
(三)赴錫蘭遊歷與學經
二、隨羅侯羅赴藏考察
(一)啟程赴藏
(二)與五世嘉木樣會晤
(三)結識康巴女子
(四)遭匪徒襲擊
(五)考察收穫
(六)結識次旦玉珍
三、著述與翻譯
(一)《明鏡》與《摩訶菩提》
(二)著述與翻譯
四、與"西藏革命黨"的關係
(一)"西藏革命黨"
(二)更敦群培與"西藏革命黨"
1、建立聯繫
2、設計黨徽
3、繪製地圖
(三)更敦群培是否加入"西藏革命黨"
1、更敦群培沒有加入"西藏革命黨"
2、更敦群培加入了"西藏革命黨"
(四)"西藏革命黨" 對更敦群培的影響
五、離開印度
第四章 衛藏時期·下(1945~1951年)
一、返回西藏
(一)印度入藏路線
(二)考察中印邊境
二、被捕入獄
(一)回到拉薩的情景
(二)被捕
1、被捕時間
2、被捕地點
3、被捕原因
(三)營救
三、獄中生活
(一)朗孜夏監獄的囚徒
1、朗孜夏監獄
2、朗孜夏獄中生活
3、受審與受罰
(二)"雪"監獄的生活
四、獲釋與著述
(一)獲釋出獄
1、罪名不成立
2、獲釋
3、獲釋的原因
4、出獄後的處境
(二)撰寫《白史》
五、去世
(一)臨終的情景
(二)去世日期
(三)葬禮
六、去世原因考
1、煙酒中毒病逝
2、患梅毒性心臟病去世
3、被毒害致死

中 篇 精湛閃光的學術創見
第五章 更敦群培作品考辨
一、作品篇目考
1、李有義開列的目錄
2、霍康和恰白開列的目錄
3、海德·斯多達開列的目錄
二、作品篇名漢譯糾謬
1、著作漢譯辨正
2、譯作漢譯糾謬
三、作品年代與版本考

第六章 更敦群培的學術創見
一、歷史研究
(一)藏族歷史研究
(二)南亞歷史研究
(三)論《白史》的學術價值
二、宗教研究
(一)南亞佛教研究
(二)外道研究
(三)評《龍樹中論奧義疏》
三、語言文字研究
(一)藏語文研究
(二)外文研究
四、文學造詣
(一)更敦群培詩詞的思想內容
(二)更敦群培詩詞藝術成就
五、藝術創作
(一)藝術實踐
(二)藝術思想
六、民俗考察與研究
(一)藏族民俗研究
(二)南亞民俗研究
七、性學研究--更敦群培《欲經》研究
(一)藏族性文化與印度性文化的關係
(二)更敦群培《欲經》研究
1、《欲經》的版本
2、《欲經》的依據
3、《欲經》的主要內容
4、《欲經》的特點
5、《欲經》的價值
八、地理研究
(一)藏區地理考察與研究
(二)南亞地理考察與研究
(三)地圖的繪製
九、考古研究
(一)敦煌文書解讀
(二)西藏碑銘考釋
(三)阿育王銘文研究
十、醫藥學造詣

第七章 更敦群培對中印文化交流的貢獻
一、向印度傳播藏族文化
(一)《青史》的翻譯
(二)《入菩薩行論(廣本)》的翻譯
(三)《釋量論》的翻譯
二、向藏區傳播印度文化
(一)《羅摩衍那》的翻譯
(二)《薄伽梵歌》的翻譯
(三)《法句經》的翻譯
(四)《沙恭達羅》的翻譯
(五)《軍事操典》的翻譯

第八章 更敦群培的治學方法
一、實證方法
(一)實證的理論與實踐
(二)更敦群培對實證方法的運用
1、文獻材料與文物資料相互印證
2、藏漢印史籍相互補正
3、考證、辨偽、求真
4、注重紀年
二、語言歷史學方法
三、比較研究方法
四、田野方法
五、反思與批判方法

下 篇 離經叛道的人文思想
第九章 更敦群培思想的內容和特點
一、宗教哲學思想
(一)心即是佛
(二)相容並包
(三)人"吃"宗教
(四)政教分離與宗教改革
(五)偏愛寧瑪派
(六)佛祖心中留
(七)藏傳佛教世俗化的先驅
二、人文啟蒙思想
(一)藏族原始樸素的人文主義傳統
(二)更敦群培人文啟蒙思想的內容
三、唯物革命思想
(一)樸素的唯物思想
(二)主張社會變革
(三)認同社會主義
四、民族自尊與愛國主義
(一)民族自尊與平等
(二)愛國主義
五、更敦群培與蘇曼殊比較

第十章 更敦群培學術和思想的淵源
一、思想文化根源 --轉型時代的思想文化的影響
(一)藏族傳統思想文化的熏陶
(二)外來(異族)文化的影響
二、社會政治根源 --新舊交替的社會格局的影響
(一)藏族社會的直接影響
(二)中國社會思想文化的間接影響
(三)印度社會的深刻影響
三、家鄉與家世的影響
(一)家鄉的影響
(二)家世的影響
四、更敦群培的個性
(一)性格特徵
(二)對學術和思想的影響
五、人際關係的影響
(一)學術文化影響
(二)政治思想影響
(三)生活影響
(四)聲譽影響
(五)更敦群培與喜饒嘉措的關係

第十一章 更敦群培評價
一、更敦群培的遺產
二、人文史觀的確立--更敦群培在藏族思想上的地位
(一)人文史觀的確立
(二)對藏族思想啟蒙和思想解放的貢獻
三、現代藏學的濫觴--更敦群培對藏族學術的貢獻
(一)傳統藏學的特點
(二)現代藏學的特徵
(三)更敦群培對現代藏學的貢獻
四、承前啟後的一代宗師--更敦群培的學術影響
(一)新"範式"的確立
(二)"更敦群培學派" 的形成
(三)更敦群培與喜饒嘉措和王國維比較
1、與喜饒嘉措比較
2、與王國維比較
五、更敦群培的時代局限
(一)對傳統文化的價值判斷偏激
(二)對藏傳佛教認識的偏差
(三)民族主義思想較濃
(四)學術和思想的局限
(五)放蕩不羈

結 語 更敦群培的命運
一、先驅者命途多舛
二、更敦群培的悲劇
(一)生逢亂世
(二)孤軍奮戰
(三)被封建農奴制度扼殺
三、藏族思想和學術文化的出路
後 記
參考文獻
更敦群培尋蹤
受訪人名錄
更敦群培著譯作品目錄
國內外更敦群培研究索引
ISBN7800574083
點閱次數972
建檔日期2004.04.02
更新日期2014.05.2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6947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