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禪宗詮釋學面對海德格式與德希達式的迂迴」中文導言=Zen Hermeneutics via Heideggerian and Derridean Detours (Chinese introduction)
作者 黃筱慧
出處題名 哲學與文化=Monthly Review of Philosophy and Culture
卷期v.30 n.3 (總號=n.346)
出版日期2003.03
出版者哲學與文化月刊雜誌社
出版者網址 http://www.umrpc.fju.edu.tw
出版地臺北市, 臺灣 [Taipei shih, Taiwan]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作者為東吳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關鍵詞公案=語錄=Koan; 詮釋學=Hermeneutics; 禪宗=Zen Buddhism=Zazen Buddhism=Chan Buddhism=Son Buddhism; 佛學研究=佛教學=Buddhist Studies=Buddhology
摘要一如朴教授所指出的:詮釋學是門追尋意義之生發誕生的科學,但此發展走向,並非單純起源自近期的哲學發展,有關這個學科的源流初始,可一直追溯到達摩祖師與聖經解經詮釋的遠古歷史。然而,近期的詮釋學派仍有別於傳統的詮釋學理論,因後者的目標在於發掘相關宗教文本的權威性意義;前者則常將焦點集中在意義的產生。更甚有之的,是在近期歐陸中,詮釋學旨在追尋哲學中如何定問形上學的傳統。正因這門學科的主要活動,多集中在對一切與文本相關的意義精研中,此種鑽研正可創造出一種氛圍,以供品讀禪宗公案。而公案作為一種獨特的文本理論的實踐對象而言,它可呈現出的詮釋學面向的人文研究活動,是獨特且深密的。
本文另一個與禪宗公案對立並比的重頭戲,是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的存有學詮釋學,與德希達(Jacques Derrida)的解構詮釋學。透過解析三個與鞋相關的公案故事,朴教授巧妙地分別以海德格在〈藝術的起源〉一文中的,梵谷(Van Gogh)有關鞋的文本,與德希達對海德格的回應文章:〈歸還,構作第三個論述〉做為對仗。其巧妙處,除直接呈現著詮釋學的特殊功能外,對東西文本與文化的比較哲學而言,本文是個具深刻代表意義的創作。
詮釋,是種言詮之戲,玩耍間表達出一個「我們」,我們對哲學與哲學家們的理解,這種理解直接表達且呈現了,我們之意下的他(她)們與真理的間距。世間真有鞋與鞋之真理否?對德希達而言,一雙鞋亦如一個現場,海德格筆下,藝術作品是這種真理的現場,它開顯著真的什麼。這種特定的某個存有者,在其存有中的揭露(the disclosure of the particular being in its being)。但還歸某物於現下之間後,德希達的獨特言詮,又可供當下尚非小沙彌的讀者們,甘心地摸著腦門繼續想下去:「還歸?還歸何處呢?」
公案與詮釋學的解構理解,直接以世界與存有為源,提供我們向這個獨一世界的隱蔽一角,再次開放。一個小小腦門的頂上有青天,一個東西交會的言詮,也無限地繼續著。讀完本文後,筆者一個多年來對詮釋學的工作心願,彷彿在朴教授的文字世界中,有了一個很理想的示範,文本世界的真理問題,往往一提出,就很難為他(她)者所同意,但文本中整體呈現著的「作者」這個存有者,使世界有了天地,文化亦有了古今中外的匯流。聚流之後力量舒往何方呢?文本本身已經靜靜地回應了我們了。
ISSN10158383 (P); 10158383 (E)
點閱次數441
建檔日期2004.04.30
更新日期2017.10.17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57876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