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楊慧林
|
出處題名 |
「佛教與基督教對話」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
出版日期 | 2003.11.22 |
出版者 | 陝西師範大學佛教研究所 |
出版地 | 西安, 中國 [Xi'an, China] |
資料類型 | 會議論文=Proceeding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主辦單位:陝西師大佛研所、西安外事學院宗研所、清華大學道德與宗教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系聯合舉辦
|
關鍵詞 | 語言學=Linguistics; 空性=Emptiness=Sunyata=Sunnata; 比較宗教; 宗教交談=宗教對話; 佛教與基督教及天主教=Buddhism and Christianity and Catholicism |
摘要 | 1.用一種語言文化符號系統,來解讀另一種語言文化形態。 2.基督教對佛教的詮釋: 佛教要先打坐再改變世界, 基督教不用打坐也能改變世界。 若一個宗教太自我、太具獨立性,對話就無意義,二者間應有他者。 3.阿部正雄對基督教的詮釋,對「空」的雙重否定。 沒有立場的立場:太多依戀自身傳統,對話便成問題。 奧古斯丁的故事:使對話走向對抗 提出:基督教、佛教,都有對自身文化的依戀,從而導致偏執,導致對話成為悲劇。
|
點閱次數 | 295 |
建檔日期 | 2004.05.07
|
更新日期 | 2014.03.31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