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導覽關於本館諮詢委員會聯絡我們書目提供版權聲明引用本站捐款贊助回首頁
書目佛學著者站內
檢索系統全文專區數位佛典語言教學相關連結
 


加值服務
書目管理
書目匯出
佛言祖語 -- 龍樹菩薩造、姚秦鳩摩羅什譯《大智度論》卷第二十二
作者 中國佛教協會 (編)
出處題名 法音=The Voice of Dharma
卷期v.2000年 n.3
出版日期2000
頁次1 - 1
出版者中國佛教協會=The Buddhist Association of China
出版地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資料類型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使用語言中文=Chinese
附註項出處: 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關鍵詞龍樹=龍猛=Nagarjuna=kLu-sgrub; 鳩摩羅什=Kumarajiva; 慈悲心=Compassion=Metta=Loving Kindness=Maitri; 菩薩=Bodhisattva; 三界=Three Realms; 苦; 大智度論=Mahaprajnaparamita-upadesa-sastra=Treatise on the Great Wisdom Perfection; 尼陀那=因緣=Nidana
摘要云何念法施行者作是念﹕法施利益甚大,法施因緣故,一切佛弟子等得道。復次,佛說二種施中,法施為第一。何以故﹖財施果報有量,法施果報無量﹔財施欲界報,法施三界報,亦出二界報。若不求名聞、財利、力勢,但為學佛道,宏大慈悲心,度眾生生老病死苦,是名清淨法施。若不爾者,為如市易法。復次,財施施多,財物減少﹔法施施多,法更增益。財施是無量世中舊法,法施聖法初來難得,名為新法。財施但能救諸飢渴、寒熱等病,法施能除九十八諸煩惱等病。如是等種種因緣分別財施、法施,行者應念法施。
ISSN10042636 (P)
點閱次數205
建檔日期2004.10.15
更新日期2022.03.28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提示訊息

您即將離開本網站,連結到,此資料庫或電子期刊所提供之全文資源,當遇有網域限制或需付費下載情形時,將可能無法呈現。

修正書目錯誤

請直接於下方表格內刪改修正,填寫完正確資訊後,點擊下方送出鍵即可。
(您的指正將交管理者處理並儘快更正)

序號
364300

查詢歷史
檢索欄位代碼說明
檢索策略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