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王仲堯
|
出處題名 |
佛學研究=Buddhist Studies=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
卷期 | n.8 |
出版日期 | 1999 |
頁次 | 100 - 106 |
出版者 | 中國佛教文化研究所 |
出版地 | 北京, 中國 [Beijing, China] |
資料類型 | 期刊論文=Journal Article |
使用語言 | 中文=Chinese |
附註項 | 出處:中國期刊網-文史哲輯專欄目錄
|
關鍵詞 | 地論; 南北道; 判教=教判=教相判釋=classification of Buddhist teachings=classification of Buddhism Sects; 佛性=Buddha Nature; 成實學 |
摘要 | 現存文獻,對地論師南北二道分歧的歷史淵源與關鍵,以及門戶傳承等問題,所記不清晰。近代以來,學術界雖多曾探討,但也未說清楚。本文從二道的判教結構和有關思想出發,認為南道判教是將《涅?》、《華嚴》二經共同置於最高地位。北道判教則將《華嚴》置於《涅槃》之上。雙方分歧的焦點,是佛性當有還是現有。南道持“真性緣起”,有強調理性主義,突出主體意識和義理思辨的傾向。北道持“法界緣起”,較偏重實踐。
|
目次 | 一、地論師慧光及地論南北道的分歧 100 1.《十地經論》、地論師及其代表人物慧光 100 2.地論南北道的分歧 101 二、地論南北道的判教及其所反映的在佛性論問題上的分歧 101 1.地論南北道判教結構 101 2.地論南北道在佛性問題上的分歧 103 三、地論師判教中對毗曇學派和成實學派的批判 104 1.對毗曇學派的批判 104 2.對成實學派的批判 104 四、地論師判教的特徵、局限及價值意義 105 1.基本特徵 105 2.局限性 105 3.價值意義 106 注釋 106 |
點閱次數 | 382 |
建檔日期 | 2004.11.12
|
更新日期 | 2021.11.17 |
|
建議您使用 Chrome, Firefox, Safari(Mac) 瀏覽器能獲得較好的檢索效果,IE不支援本檢索系統。
|